文章插图
我国人民从远古起就崇尚龙,“龙风呈祥”永远是中华民族吉瑞的标志 。所以人们经常将龙这种心中的神灵,或描绘或雕刻,令其跃然纸上,活灵活现于建筑物及工艺品中,自然也就要表现在民间灯彩中 。《箍俚龙》就是众多灯彩中的一朵奇葩 。
吉安,古称“庐陵”,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千里赣江中游,是中华文化中底蕴深厚的庐陵文化的重要内涵 。地处吉安市青原区南郊的新圩镇,东南北三面与本区富田镇、文陂乡相邻,西南与泰和县接壤 。
这里流传着一种迄今为止仅在新圩镇栗溪村传世的龙灯——箍俚龙 。当地人称作“蛇龙” 。因其灯体是由一千多只篾箍连缀而成的,故而得名 。
据栗溪〈胡氏族谱〉记载,该村始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8),传二十九世 。到元朝中期便有了十多户人家 。村前有一座祖山,称“龙形”,盛产毛竹 。山上有一口活泉,叫“珠源”(先已建成珠源水库) 。相传该村就是靠了这股龙口含珠的水脉才得世代繁衍的,所以村民们把“龙形”山“珠源”水奉为神明 。箍里龙就在人们对龙的图腾的崇拜和每年的春祭活动中产生了 。
【江西吉安新圩箍俚龙】
文章插图
箍俚龙的制作技艺令人惊叹 。整条龙用三根结实的麻绳将一千多只篾箍连缀而成,总长达24米以上 。龙头龙身龙尾贯穿一气,全龙不分节 。龙头金碧辉煌,角竖而坚,舌大能动,眼珠如拳,髯口两侧分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样 。龙身至龙尾层层叠叠贴上黄红色鳞片 。鳞片之多,数以万计 。龙体脊背上饰有一黄二绿龙筋的称为“黄龙”,饰有一黑二绿的称为“乌龙” 。据说制作一条这样的箍俚龙需耗彩纸约300张 。可见,要完成如此庞大的制作过程,费时费力是可想而知的 。
箍俚龙的表演奇特生动 。一般是双龙并进,各为九人,一人持龙头,一人持龙尾,其余持龙身,没有彩珠 。出龙时,前面有牌灯、花灯、鲤鱼灯等各种彩灯开路,伴有民间吹打乐整个表演过程分巡场、咬尾、单穿花、双穿花、摆字、绕柱、盘天七个花节 。龙的行进、穿花、盘柱、咬尾逶迤蠕行、首身翻转,酷似巨蟒 。至于摆字,古已有之,〈清官遗闻〉中就有用丁字竿摆字的记载,而箍俚龙摆字的难度系数大得多,因为它是用一个整体来摆,当然更为壮观 。表演最后一个花节盘王时,整个龙身盘结成立体螺旋状尤如蛇之歇息,因此本地人称箍俚龙为“蛇龙” 。
箍俚龙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一当地下元宵前后表演 。元宵节一过,村民便筹备扎龙 。待到二月初一午后,人们把扎好的龙带到祖山“龙形”山上“请水”“发龙” 。在一片香烟缭绕中,祭祀天地、龙王、祖宗、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其间,有礼生赞诗:“大公庙守下方,二龙在票溪庄,左狮右虎(山名)来相助,中有龙凤来呈祥,左边金山(地名)挂金榜,右边珠水(地名)点文章”,表达村名对神明的崇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着,锣鼓大作,爆竹齐鸣,在欢快的唢呐声中,双龙腾跃,疾驰进村 。先在祠堂里伴柱起舞,然后到禾场草坪上表演,一直持续到午夜 。第二天便到各家各户去恭贺元宵过后,要将龙灯彩纸撕下,对天焚化,来年再新糊彩披,谓之“年年新龙(兴隆)” 。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表达对神明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 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江西兴国县三僚村
- 抬毛老爷习俗
- 浙江西溪湿地的民俗
- 江西鄱阳饶河戏
- 江西鄱阳渔鼓
- 江西上饶古代的婚嫁习俗:担嫁妆
- 江西萍乡灯彩
- 江西黎川嫁娶风俗
- 江西高安瑞相禅院
- 高安三朝帝师:朱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