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女作家路易·艾黎曾说过,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古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另外一个就是福建的长汀 。长汀县是闽、粤、赣三省的边陲要冲,是福建的边远山区,是客家首府 。长汀是福建新石器文化发祥地之一,全县有200多处新石器遗址 。汉代置县,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建汀州,成为福建五大州之一 。自盛唐到清末,长汀均为州、郡、路、府的治所 。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湖南凤凰一起被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山城之一”,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 。古建筑在长汀几乎抬眼就见,随处可及 。唐、宋、明、清的古城门,气势恢宏的文庙,雕梁画栋的天后宫,金碧辉煌的庙宇,奇特的双阴塔,唐宋古街区……让人目不睱接,流连忘返 。
长汀古城名汀州,汀州府城历史上经过二次迁徙,第三次迁至今治所 。它从卧龙山顶金沙寺两翼沿山势逶迤而下,把半座卧龙山都圈进城内,形成了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汀州古城独具的特色 。
长汀古城地处福建省西部,为闽赣两省的边陲要冲,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全县设11镇8乡,总人口48万人,总面积3099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五大县 。长汀为丘陵地形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8.3度,最低气温零下7.4度,最高气温39.4度,年平均降雨量1731.9毫米,适宜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 。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客家首府,著名的八闽汀州故地和福建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长汀从盛唐到清末均是州、路、府的治所,亦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有“客家大本营”和“客家首府”之称,每年都有大批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的客家人来汀寻根 。而绕城而过的汀江更被喻为客家人的母亲河 。
历史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汀州,州治初设新罗旧邑址,长汀县附郭,县治在九龙水源长汀村(即今上杭县城北7.5公里处九州乡) 。约唐上元元年(760年),汀州治所迁东坊口大丘头(今长汀县北郊),长汀县治随迁距州治1公里许的县基岭,仍为附郭 。唐大历四年(769年),汀州刺史陈剑将州治迁到白石村(今长汀城内),“筑土城卧龙山阳,西北负山,东濒汀江河,南踞卧龙山麓”,范围较小 。县治随州迁至离州治约200步(今长汀城内,宋时叫衣锦乡),仍为附郭 。州治背山面水,向阳开阔,从此历代因袭,范围逐步扩大 。唐大中初年(859年),刺史刘歧始建敌楼179间,筑子城,修拓陈剑所迁壁垒,称“雄镇” 。
宋治平三年(1066年),郡守刘均大规模扩建州城,所筑土城周长达5里254步,城墙基宽3丈,厚1丈,高1丈8尺;又开挖城壕引西溪水东流,州城扩展范围,东至朝天门,南至广储门,西至西城门,北至卧龙山襟(见图示“宋元土城”) 。长汀县治仍附于州城外(即城壕南) 。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知府杨世芳及长汀知县王邈,筑土为县城,总长619丈9尺,堞2180多个 。汀州府形成两圈城墙,内圈为汀州府城墙,外圈为长汀县城墙(见图示“明清古城”)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郡守沈应奎倡议拆除府城墙,使州、县合并 。明崇祯九年(1636年),增修城墙670丈,同年十月告竣 。府城墙全部拆除,州、县合一 。这时城墙以汀江为界,从东向南绕到西,围到卧龙山襟 。现在长汀人称之为城内 。
自宋至清初,外地商人、工匠来者日多,作坊、商店逐年增加,城市人口剧增,城内容纳不下,因而府城范围逐步扩展到城外(即水东市外大片地区) 。至清朝中晚期,在城外形成营背街、桥下坝街以及其他众多街巷 。至此,汀州城基本定型,成为闽西最大城市 。
景区景点
长汀城,如金瓯安放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山谷斗绝的盆地中 。四周沃野平畴,城内卧龙山,一峰突起,不与群峰相连 。而依山沿河修筑的古城墙,把半个卧龙山圈进城内,构成了挂壁城池,形成城内有山,山中有城的独特格局 。那汀江更像一条飘逸的白练,穿城而过 。这样,山城枕山临溪,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汀江之畔 。宋朝汀州太守陈轩将之形象地描述为:“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 。”
长汀山清水秀,龙山白云、朝斗烟霞、云骧风月、霹雳丹灶、拜相青山、宝珠晴岚、苍玉古洞、通济瀑泉等八景,和汀江龙门、官坊奇洞、岿龙凌空、大悲观日、东华翠嶂、虎忙天池、龙嶂云峰、叶花古庵、西岭松涛、乌石龙潭、丽礁虹辍、白沤映碧等十二胜,素享盛名 。
长汀历史悠久,人文鼎盛,是福建新石器文化发祥地之一 。四千年前,这里是古越族人休养生息的地方 。全县现有二百多处新石器遗址 。在大量出土的石器和陶器中,西周的陶印拍、商周的陶尊、唐代的多角盖罐、宋代的陶谷仓等,都属国家文物宝库中的珍品 。
汀州,作为以客家先民为主设置的州,在大唐盛世中诞生 。从那时起一直到清代,长汀一直成为州、郡、路、府的所在地,成为历代闽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福建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 。
客家人创建了汀州,也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走进长汀,只要留意一下这里的建筑、饮食、民风,就不难感受以它独特的魅力 。
云骧阁,是典型的南方古代楼阁建筑 。它建于唐大力年间,集奇山、碧水、古木、桥梁、楼阁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当时汀州先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
类似这样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在长汀几乎抬眼就见,随处可及 。唐、宋、明、清的古城门,气势恢宏的文庙,雕梁画栋的天后宫,金碧辉煌的庙宇,奇特的双阴塔,唐宋古街区……让人目不睱接,流连忘返 。
长汀的传统民居建筑是客家建筑文化的另一特色,它继承了中原的宗族府第式的建筑风格,沿中轴线两边展开,层层递进,前后左右对称,布局严谨 。这种民居规模大的可容纳一个家族几十户人居住 。有的前设门楼,后有闺阁绣花楼,并建有"美人靠"弧形栏座椅,十分典雅别致 。这类客家民居建筑,以长汀围屋最为典型,它和客家土楼一样,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家族城寨" 。
除了汀州试院、府学、汀州府文庙、朱子祠外,罕见的汀州古井"双阴塔"为世之一绝 。此塔是唐代古井"八卦龙泉"和宋代"府学阴塔"的合称 。碑文记载,汀州人建造"双阴塔",并不是用饮食,目的在于"以镇文风" 。一千多年过去了,双阴塔依然常年井水不枯,清澈见底,一如汀州人才辈出,源源不断 。他们中杰出代表如元朝名将罗良,辅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刘国轩,清代海内名士黎士弘,画坛巨匠上官周,近代名士、"真诗人"(陈毅语)江庸……他们使长汀熠熠生辉 。
长汀被誉为客家的首府,而绕城而过的汀江更被喻为客家人的母亲河 。
要想了解客家人,当然就要从长汀出发了 。很遗憾的是长汀的部分人只识得保护“汀州试院”等一些的近代史闻名的建筑,却不会保护民宅建筑(要想学习的话,大理、丽江是他们学习的例子) 。
唐代古城门三元阁现在被“保护”得非常好 。古城门图片里的样子已不复存在 。
古城门的四周古建筑已清拆一空 。附近竞建成崭新的3层商住铺,还强行修了一条黑水环流的护城河,还有金水桥,听说是学习“天安门城楼的”……
沿着古城南大街行走,街上深沉的青砖围墙,门面破落的雕梁,屋顶上青瓦层叠,高低参差,都不时竞相显现着这座古城往惜的辉煌 。
走进那门面破旧的紫云公祠,映入眼里于精堪的石雕门洞下是那两扇还残留“加冠”、“晋爵”字样的门扇,那七进厅的布局,显示着惜日主人的豪气;而倒于地下的木雕梁柱,屏风门扇又显出当今主人的无奈 。生活的清苦,更令主人家吴长富对于倒下的珍贵物品无闲理采 。
而富有代表性的赖氏坦园公祠、陈氏宗祠等等不是空置破烂,就是给好几户人家分开割让来居住着,而类似的建筑在长汀古城不下几十间,遥想当时车水马龙,商家云集是一派如何繁盛的景象 。
【福建长汀古城】 在长汀的建设街更是古街一条,那里有一颗600年的老铁树,还有多间木雕工艺品店,走过其中阵阵的木香甚为诱人,更令人醉心于汀州的古文化之中 。
- 山西平遥古城民俗文化
- 邢台古城址
- 福建安溪清水祖师迎春巡境民俗
- 福建安溪城隍春巡习俗
- 福建安溪茶叶风俗
- 贵州镇远古城:千百年延续的摆渡
- 千年历史的辽金古城:吉林梨树
- 庙会 河南信阳古城“庄稼会”
- 福建省会城市:福州名字的由来
- 福建邵武和平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