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酒文化 酒俗与酒习

绍兴作为酒乡,它的酒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吴越时期,就留下过“一壶解遗三军醉”的千古美谈 。自古以来无处不酿酒,无处没酒家,不论山区和平原,不论城镇与乡村,在旧时,又无论官宦之家、缙绅达士,还是市井小民、贫困百姓,都与酒结缘,与酒为朋;尽管其主观愿望、规模大小有别,但都没有离开酒 。酒成了绍兴人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生活的必需之物 。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酒俗与酒习 。漫步绍兴街巷、常可闻酒香四溢,而一些临街临河曲尺柜台的小酒店,更是宾客满座,一杯在手,浅酌豪饮,这些场景,也许也只有绍兴能看到 。
【绍兴酒文化 酒俗与酒习】 绍兴的酒俗与酒习旧时常与封建礼教迷信结合在一起,今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观察这丰富多彩的酒俗与酒习,见到的是色彩艳丽的民族文化,是人们善良美好的祝愿,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人那种真善美的品格 。绍兴的酒现在仍盛转不绝 。有的酒俗与酒习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产生了不少新的酒俗与酒习 。主要的绍兴酒俗与酒习有婚嫁酒、生丧酒、岁时酒、时节酒等 。
绍兴是著名酒乡,因此以酒为纳彩之礼,以酒为陪嫁之物,就成了绍兴男婚女嫁中的习俗 。这里最有代表性、最典型的就是“女儿酒” 。“女儿酒”是女儿出世后就着手酿制的,贮藏在干燥的地窖中,或埋在泥土之下,也有打入夹墙之内的,直到女儿长大出嫁时,才挖出来请客或做陪嫁之用 。此俗后来又演化到生男孩时也酿酒,并在酒坛上涂以朱红,着意彩绘,并名之为“状元红”,意谓儿子具状元之材 。
女儿酒对装酒用的酒坛十分讲究,往往在土坯时就塑出各种花卉、人物等图案,等烧制出窖后,请画匠彩绘各种山水亭榭、飞禽走兽,仙鹤寿星、嫦娥奔月、八仙过海、龙凤呈祥等民间传说及戏曲故事 。在画面上方有题词,或装饰图案,可填入“花好月圆”、“五世其昌”、“白首偕老”、“万事如意”等吉祥祝语,以寄寓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 。这种酒坛被称为“花雕酒坛” 。
女儿酒原是加饭酒,因为装入花雕酒坛,因此又有了一个新的名称——花雕酒 。这种花雕酒存放时间长达20年左右,启封时,异香扑鼻,满室芬芳 。“花雕”又成了绍兴人生儿生女的代名词 。即使时至今日,若生了女儿,人们就会戏称“恭禧花雕进门” 。在绍兴的婚嫁酒俗中,除“女儿酒”外,旧时还有不少名目,如“会亲酒”、“送庚酒”、“纳彩酒”等,均由男女各方自家操办 。
“订婚酒”是婚嫁全过程中仅次于结婚的一个关键性步骤,是正式婚礼的前奏曲 。至今,在绍兴的不少地方,仍重视订婚,要摆酒席,会亲友,所以“订婚酒”还是一个重要酒俗 。
婚礼新人喝“交杯酒”时,却十分严肃认真,因为从此以后,新婚夫妻要风雨同舟,共同生活,因此这酒对人生具有特殊意义 。所以当里面一对新人喝交杯酒时,外面闹房的亲友必须屏息静气,保持安静,不能随便打闹 。这是绍兴婚嫁酒俗中又一独特之处 。
绍兴的生丧酒有剃头酒、得周酒、寿酒、丧酒等 。孩子满月时,要剃头 。这时家里要祀神祭祖,摆酒宴请,亲友们轮流抱过小孩,最后就坐在一起同喝“剃头酒” 。除用酒给婴孩润发外,在喝酒时,有的长辈还用筷头蘸上一点,给孩子吮,希望孩子长大了,能像长辈们一样,有福分喝“福水”(酒) 。
孩子长到一周岁时,俗称“得周” 。这时的孩子已牙牙学语,在酒席间,由大人抱着轮流介绍长辈,让孩子称呼,这不仅增添了“得周酒”的热烈气氛,更让人享尽了天伦之乐 。
人生逢十为寿,办寿酒,这似乎已成定规 。在绍兴,寿酒十分讲究,民谚曰:“十岁做寿外婆家,廿岁做寿丈姆家,三十岁要做,四十岁要叉(开),五十自己做,六十儿孙做,七十、八十开贺” 。
丧酒也称白事酒 。绍兴旧俗中,长寿仙逝为“白喜事” 。绍兴人称“白事酒”又叫“豆腐饭”,乡间称“吃大豆腐”,菜肴以素斋为主,酒也称素酒 。
绍兴的岁时酒有散福酒、分岁酒、元宵酒、挂像(落像)酒 。祝福的日子,一般在腊月二十夜至三十日之间,但不得越过立春,祝福这一天十分忙碌,前半夜烧煮福礼,到拂晓之前,摆好祭桌 。次日凌晨开始祭神,家中男丁依辈分大小,逐个按次序向外跪拜行礼 。拜毕便将纸元宝、烧纸连同神祗(绍兴俗称“马张千”)一起焚化,并把原先横放在桌子改成直摆,调转福礼,拔下筷子,由外向里叩拜祭祖 。祝福祭祀完毕,全家人一起围坐喝酒,这叫“散福” 。因这酒刚供过菩萨,是神赐之福,因而男女老少都喝,十分快乐 。
分岁酒亦称“新岁酒”,一般在除夕之夜进行,一家人围坐吃喝,欢快异常 。在喝“分岁酒”时,不仅要在门上贴大红门联,且全家灯火通明 。如有人远在外地,不能回家过年,则要让出一个席位,摆上筷箸,斟满酒,以示对远地亲人的怀念 。如若盼子心切,就在席上外加一酒杯和筷子,以预示明年人丁兴旺,这称“添人增口”酒 。
元宵即上元,指农历正月十五日 。绍兴风俗除闹花灯外,是夜,男女老少还要在家喝元宵酒,早晨吃用各种馅子做的“汤团” 。
旧时绍兴每逢腊月二十前后,都要把祖宗神像从柜内“请”出来挂在堂前,并点燃蜡烛,供上酒菜,祭祀一番,这就是“挂像酒” 。到正月十八,年事已毕,就得把神像“请”下来,这时又得祭祀一番,办“落像酒”,亲朋好友,族内长幼相聚欢饮,喝过“落像酒”,过年活动就告结束 。
绍兴的时节酒有清明酒、端午酒、七月半酒、冬至酒 。绍兴人在清明祭扫祖坟 。坟墓多在郊区山上,又临河道,因此城里人总是全家老小带上酒及各种祭品,带去的酒菜在坟地祭过后就送给“坟亲”亨用,自己回家喝清明酒 。有些人家没去墓地祭祀,也在家中摆酒祭奠祖宗,俗称“堂祭”,祭后族人聚饮,这也是“清明酒” 。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门前要挂菖蒲、艾以避邪,中午要喝端午酒,并要置备“五黄”,即黄鱼、黄鳝、黄梅、黄瓜和雄黄酒 。这时家家户户都打扫灰尘,因为过了端午,盛夏来临 。所以喝端午酒,过端午节,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卫生节日,此风俗流行至今 。
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中元鬼节 。绍兴河流纵横,湖泊很多 。旧时这天,河中要点燃河灯 。在河蚌壳内放进菜油,用灯芯点亮,放在河中任其飘荡,点点灯火,倒映水中,煞是好看 。有的村子还要倚水搭台演戏,俗称“社戏” 。戏一般演3天,白天要摆七月半酒,晚上在各家神龛前要供上茶水,洗脸盆内盛上水,放上毛巾之类,让亡灵擦汗,洗脸 。
绍兴民间有冬至给死者送寒衣的习俗 。这一天,祭奠之后,焚化纸做的寒衣供死者“御寒” 。这一祭祀酒席,俗称“冬至酒” 。祭祀之后,亲朋好友聚饮,既怀念亡者,又联络感情 。
生活上的酒俗与酒习有新居酒、和解酒、宴宾酒等 。新居酒可分造屋与乔迁两大类 。人与人之间有了纠纷,有人出面劝之和解,以酒为“中介”之物,于是出现了“和解酒” 。宴宾酒,除游乐性的如“元宵赏灯”、“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赏菊品蟹”等约亲友小酌外,尚有“洗尘酒”、“接风酒”、“饯行酒”、“送别酒”等 。另外,还有“会酒”、“罚酒”、“谢情酒”、“仰天酒”等 。
在绍兴酒文化中,诗意盎然、情趣浓郁的酒联,堪称为一朵奇葩 。绍兴酒家店堂十分讲究酒联的撰拟和装潢,许多文人学士也喜欢为酒家书撰酒联 。在绍兴市区,酒店密布,酒香阵阵,一副副妙趣横生的酒联为酒客引豪助兴 。
咸亨酒店,有两副联引人注目 。其一曰:“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 。另一联云:“上大人,孔乙己,高朋满座;化三千,七十二,玉壶生香” 。百年老店荣禄春酒楼,有一联很幽雅:“矮墙披藤隔闹市,小桥流水连酒家”,兰香馆酒家的“兰亭共流觞,香肴集斯厨”的对联,也风雅有味 。
一些虽不闻名的酒店里也有不少颇具韵味的酒联,如“鉴湖醇酒名扬四海,山阴烹调誉满万家”;“越酒娱醉客,清汤暖嘉宾”;“盘中倾肉食,面上绽桃花”;“酒饭肴馄饨面条来料加工,和菜盘炒喜庆筵席上门服务” 。绍兴酒联遍布城乡,渗透到了绍兴老酒产供销的全过程中 。
如果说,绍兴酒联是比较精巧、蕴藉和高雅的话,那么,绍兴酒的谚语就显得率直和比较的通俗了 。绍兴是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醉乡”、“酒乡”之称 。绍兴老酒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对绍兴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历来婚丧嫁娶、祭祀庆贺、交游应酬等社会活动中酒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宴、无酒难尽兴”之说 。这种独特的世风民俗,在作为通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谚语中多有反映 。
在绍兴地区,饭前饮酒、日常小酌,千百年来相沿成习 。因此,“老酒日日醉、皇帝万万岁”至今仍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绍兴人对酒有着一种超乎常物的青睐,“剁螺蛳过酒,强盗赶来勿肯走”,虽不免夸张之意,但足以反映出人们对酒的特殊偏爱 。据科学测定,绍兴老酒营养丰富,适量常饮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对此绍兴人早就有所认识:“老酒糯米做,吃了变肉肉(小猪)”,此谚语在绍兴相传百年,妇孺皆知,它十分形象地反映了长期以来绍兴劳动人民对酒的朴素认识 。至于像“侬会雪花飞,我会老酒咪”等反映人们对酒喜好的谚语,在绍兴地区更是口口相传 。
绍兴酒谚,从内容上讲,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老酒产地的歌颂 。绍兴酒源远流长,驰誉天下,绍兴人为此充满着自豪 。酒谚云:“越酒行天下”、“温州出棋手,绍兴出老酒” 。绍兴物产富饶,人们根据其主要产品为“绍兴三只缸:酒缸、酱缸、染缸” 。绍兴酒盛产于绍兴各地,历史上以东浦一带为最多最优 。“醉乡宁在远,占佳浦西东”,“绍兴老酒出东浦”、“东浦十里闻酒香”,“游遍天下,勿如东浦大木桥下”,因为那里酒坊林立,酒香阵阵,诱人醉倒 。二是对酿酒工艺的概括 。绍兴酒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整套科学的酿造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酒谚十分确切简要地表达了人们对酿酒规律的认识:“倪子要亲生,老酒要冬酿”,“做酒靠酿,种田靠秧”,“人要老格好,酒要陈格好”,“陈酒味醇,老友情深” 。三是对健身效用的赞美 。绍兴酒谚云:“饭是根本肉长膘,酒行皮肤烟通窍”,“你会雪花飞,我会老酒咪” 。四是对酒功酒德的评述 。“壶里有酒好留客”,“好肥好料上田地,好酒好肉待女婿”,“酒逢知已千杯少”,“人逢喜庆喝老酒”,“沏茶要浅,斟酒要满”,“将酒待人,并无恶意”,“朋友劝酒不劝色” 。五是对佐饮菜肴的选择 。“生活要对手,吃酒要过口”,“过口”就是佐饮菜肴 。“剁螺蛳过老酒,强盗来了不肯走” 。
螺蛳盛产于河湖江汊之中,鲜美耐味,老少喜欢,久食不厌,加之食用之时,啧啧有声,一颗又一颗,因此最受酒客们的欢迎 。“清明螺端午虾,九月重阳吃横爬”,“横爬”就是蟹 。绍兴人喜欢腌腊物,“陈酒腊鸭添,新酒豆腐干”,咸煮豆腐干也是佐酒佳肴 。“骨头过老酒,卤水淘饭吃”,“前世勿修,腌菜过酒”,这是佐饮之忌 。六是对饮酒无节的规讽 。谚云:“酒多人病,书多人贤”,“酒行大补,多吃伤神”,“酒不可过量,话不可过头”,“酒能成事,酒能败事”,“吃酒误事”,“过量酒勿可吃,意外财勿可领”,“饮酒千杯勿计较,交易丝毫莫糊涂”,“寡妇难当,独酒难饮”,“吃饭要过口,吃酒要对手” 。
在绍兴谚语中老酒还被赋予了一般生活资料不曾具有的丰富内涵 。“酒香勿怕弄堂深”作为一则成功的广告也未尝不可,但细细品味就不难体会到其蕴含着的一种生活哲理 。“办酒容易请酒难”、“好酒勿怕酿,好人怕勿讲”,以酒为喻引申义含义丰富 。这些谚语代代相传,家喻户晓 。值得一提的是“游过三江六码头,吃过爨筒热老酒”,非绍兴人难以理解 。不知其所云,最多得出“见多识广”之意,而老绍兴却能品出个中三味 。此谚语就像老酒一样酿厚,令人回味无穷 。
在绍兴酒文化的大家族中,酒具、酒器是变换特多,繁衍茂密的一族 。绍兴的酒具、酒器有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这就是北方古代酒具以青铜器为主,绍兴古代酒具以陶瓷器为主,而辅以青铜器和其他材料 。因此绍兴的酒具与绍兴陶瓷取同步发展状态,一部酒具史,可从侧面反映出陶瓷发展历史 。这些陶瓷的酒具,有不同的造型,有花色繁多的图案,因此从一部酒具史,又可窥见绍兴古代造型艺术、彩绘技术的发展 。绍兴酒具是当时人们审美意识的记录,具有较高的美学欣赏价值 。如:商周的鸭形壶、晋朝的鸡头壶与觞、唐朝的盏托与执壶、明朝的犀角觥、清朝的套杯、近代的锡瓷酒壶与量酒器等 。
饮绍兴酒很讲究酒菜,不同品种的绍兴酒适用不同的下酒菜 。元红酒一般以鸡鸭肉蛋类佐饮,最感适口 。加饭酒佐以冷盘最佳,若陈加饭与元红兑饮,配蟹下酒,乃是饮者一大快事 。善酿酒配以甜味菜肴或糕点最为适宜 。香雪酒和古越醇酒宜冷饮,饭前饭后少量饮用最感适口、开胃 。
绍兴的酒文化是与中华民族文化系统中作用重大的酒文化一脉相承的 。古人就曾有诗赞:“吸取门前鉴湖水,酿的绍酒万里香” 。历史将绍兴带入了新世纪,有着千年历史和独特文化内涵的绍兴黄酒也借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如今,黄酒行业已成为绍兴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绍兴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黄酒生产和出口基地,被中国酒文化节委员会授予“中国酒文化名城”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