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男孩|蓝鲸年会丨新生态、新畅想:描绘教育未来路线图( 三 )


另外 , 有道有一个内部工作室机制 。 工作室一直使我们整个业务相对独立 , 我们发展新业务时会有特别好的土壤 。 我们有多元化的土壤 , 就能做多元化的尝试 。

图丨网易有道素质教育总经理陈虎
赵哲伦:我们深耕围棋已经22年 , 1998年我们就成立了 。 说几个数据 , 中国此时此刻一共有600名在册的职业棋手 , 其中285人出自聂卫平围棋道场;有23位世界冠军 , 其中有13位出自聂卫平围棋道场 。 国家队包括大家熟知的柯洁 , 小时候我也教过他 。 他7岁来的聂卫平围棋道场 , 我们一步一步把他培养成现在的世界第一 。 在围棋层面 , 说我们是清华北大 , 我觉得一点都不为过 。
“双减”之后我们这边很忙 , 每天都接到几百份要求 。 我想分享一个关于进校园的经验 , 我们进了很多学校 。 总结下来有两个层面:第一是定位 , 进校到底想做什么?是获客转化、还是挣钱、还是打品牌?定位需要很清晰 , 不能什么都想做 , 做好一个已经很不错了 。 第二 , 需要有很深的用户思维 。 用户思维是多元的 , 学校的KPI到底是什么?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的KPI是什么?需要非常清晰 。 要一个个地分析 , 然后再去制定产品 。 这样才能触达痛点 , 对方才会发自内心地帮你推 。 这个层面打通了 , 才能去找C端的用户 。
之后 , 才是C端想要什么 。 其实之前可能是本末倒置 , 我们一直在想校园C端用户想要什么 , 但可能忽略了校长想要什么、教导主任想要什么、班主任想要什么 。 总结下来两个层面 , 第一是定位 , 第二是看学校的KPI是什么 。 我们满足他们的需求 , 才能到最终的C端 。

图丨聂卫平围棋道场CEO赵哲伦
元宇宙+教育 , 是福是祸?
陈晶:第二个问题 , 最近大家都有关注到元宇宙的话题吗?大家觉得跟教育有哪些可以结合的点?教育行业未来的场景会变成什么样?我们可不可以去畅想一下教育与技术相结合的地方 , 各位在这些点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 有没有能够“抄作业”的地方?
余赫:我认为在元宇宙领域 , 音视频是最先能进入元宇宙的内容 。 在音频和视频内容方面 , 我们已经在尝试进入元宇宙的布局 。 包括音乐视觉化、虚拟现实音乐会等 , 在近期我们将会推出第一场元宇宙音乐会 。
我认为音乐的本质是在内容版权和艺术表演领域 , 科技从来没有跟音乐断了联系 。 从唱片机诞生那天开始 , 音乐就已经与技术结合了 。 中间经历了无数变化 , 包括磁带、CD、数字音乐等 。 在元宇宙领域 , 好处是音乐的视觉化和沉浸式体验 , 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用技术去展现出来 。
白剑:对专注视频的机构来讲 , 元宇宙和我们的日常工作有天然的结合 。 元宇宙需要的是什么?它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 , 任何技术的产生、变革都不是一蹴而就 , 一定是逐步走起来的过程 。
从底层的运算能力、网络传输能力 , 到中间的AI、VR、MR能力 , 然后再往上 。 要强调一点 , 一定要和产业、应用做结合 。 现在大家对元宇宙的了解 , 是从Facebook改名到Metaverse开始 。 因此 , 最早认为它在社交上应用得会更多一些 。 但如果真的想要为社会产生价值、能够形成革命性的东西 , 仍然要和产业结合 。 其中教育产业、特别是素质类教育产业 , 应该能够有更多结合 。
比如 , 教一个小朋友跳芭蕾 。 在现实场景中我们俩就站不到一起去 , 在元宇宙里面也许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 比如弹钢琴 , 平常在家里只能弹电钢琴 。 到元宇宙里 , 我可以弹三角钢琴、对音色更有一些感觉等等 。 第一阶段的数字孪生目前初步达到了 , 但应用性方面还需要更多磨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