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美团盈利三重门( 二 )


作为本地服务电商平台 , 连续多次在二季度扭亏为盈 , 一方面证明立足本地供给能力的基础上 , 美团的经营健康度不具备传统电商跨时空的抗风险能力 , 往往受本地环境影响波动较大;
另一方面也侧面反映二季度对于美团来说 , 本身就属于本地生活服务经营最好的一个时间节点 。
同样是在二季度扭亏为盈的2022年和此前2019年、2020年的原因也基本大同小异 。
数据显示 , 2022年美团第二季度营收509.4亿元 , 同比增长16.4% , 超出市场预期的485.9亿元 。 净亏损11.2亿元 , 同比收窄67% , 低于市场预期的32.4亿元亏损 。 调整后净利润20.6亿元 , 预估亏损21.7亿元 。
具体到经营层面 , 以即时配送为基础的单位经济模型发生了两增两减的变化 。
一方面是在订单量上 , 美团即时配送完成了41亿笔交易 , 美团平台用户人均交易频次同比增长16.2%达到38.1笔 。 同时 , 得益于从餐饮外卖到万物到家非餐业务的发展 , 美团的客均单价也增长了 。
另一方面 , 二季度疫情催化消费者对即时配送服务的依赖度 , 在已有成熟业务上美团缩减了本地核心商业的市场补贴 , 在新业务上美团缩减了社区团购等业务的投入减少亏损 。
两增两减之下 , 美团二季度盈利成为了意料之中的惊喜 。
因此对于美团来说 , 相比关注单季度盈利 , 更应该关注的是在二季度拐点之后 , 美团新业务能否持续减少亏损?在减少亏损的情况下 , 决定盈利空间的企业总营收规模是否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增长?
在成长性和盈利性上 , 美团需要回答在到店团购、到家餐饮之后 , 下一个业务是否能够结束以亏损换增长的驱动模型 。
消失的美团金融



当下 , 美团的顶层战略是零售+科技 。
零售对应的就是美团内部被称为的到家三兄弟——闪购、医药、团好货 。 通过这三个业务 , 美团试图完成零售业务从本地服务到本地零售再到线上零售的三次跳跃 。
但是在零售+科技的战略之前 , 美团的成长先后经历了以团购为入口的T型战略 , 强调边界的三驾马车时期以及高频带低频的Food+Platform三次战略转型 。
其中在Food+Platform阶段 , 所强调的到家外卖带动酒旅等高毛利业务的高频带低频打法最广为人知 。 在这个时期 , 美团处于外卖第二曲线的增长红利中 。 彼时的盈利 , 美团需要提效减亏的业务是到家外卖 , 现金流业务则是到店综合的线上营销收入 。
不过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 , 这两块核心本地业务之外 , 2019年上市首次全年盈利时 , 在新业务方面这一年美团金融业务在2019年的总营收占比为16.57% , 达到161亿 。 以营收占比来看 , 这一年金融业务已成为美团的第三大业务 。
紧跟着2020年第一季度 , 美团发生经营亏损 。 由于受疫情影响 , 美团来自佣金、在线营销服务的收入都出现了下滑 , 但来自小贷业务的利息收入 , 与上一个季度相比还是实现了7.27%增长 。
同时 , 在财报中美团坦诚地表示 , 虽然闪购及小额贷款业务收入有所增加 , 但被网约车服务、B2B餐饮供应链服务收入减少所抵销 。
回顾美团金融业务的发展 , 可以发现从最初2015年占比总营收的1.02%到2019年占比总营收的16.57% , 逐年走高的抛物线在2019年、2020年的两次盈利拐点中均被作为新业务亮点披露 , 堪称美团新业务内部的现金牛 。
直至2021年伴随着监管收严 , “美团金融”字眼消失在2021年三季报的财报 。
在这一年 , 美团在社区团购等新业务上激进投入 , 最终在2021年由盈转亏 , 全年净利润-235.36亿元 , 同比锐降599.93% , 仅一年就亏掉了过去两年盈利总和的2倍 。 公司解释为主要由于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的经营亏损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