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打烂了完美日记的牌?|深氪( 三 )


流量红利的代价:药不能停、提不上价
谈到完美日记股价为什么跌跌不休 , “大家开始是期待的 , 但是第一份季报不挣钱 , 第二份季报还是不挣钱 , 也没有好转迹象 , 长线基金为什么要一直守着你呢?”一位接近完美日记投资方的人士反问36氪 。
之所以持续亏损 , 是因为完美日记主品牌既停不了营销费用 , 也提不上价格 。
一位消费投资人很早曾对36氪质疑完美日记的“销售打法”:御泥坊副总裁出身的黄锦峰懂电商、懂销售 , 投放惊人 , 但品牌力不足;而淘品牌时代就有教训 , 渠道红利虽然重要 , 但品牌浮浮沉沉 , “最难是销售额不往下掉” 。
逸仙电商正经历着营销费一下滑、营收就随之垮掉的窘境 。 以今年一季度为例 , 将其营销费用砍为同期6成 , 营收便下滑38% 。
如果逸仙电商能开始就重视起品牌力和客户忠诚度 , 境况或许会乐观一些 。 但在追求流量和爆款的狂奔中 , 保有定力颇难 。
完美日记时尚度、视觉冲击力够强 , 这也是它在社交媒体上屡出“爆款”的关键 。 但“爆款”却不等于品牌忠诚度 。
一个细节是 , 完美日记始终没建立起统一的品牌认知 。 “你看到子弹头造型会想起MAC , 小羊皮想起纪梵希 , 但完美日记把四个字划掉 , 大家对这个品牌没有任何一致性的联想 。 ”曹铮说 。
一位接近科丝美诗(完美日记核心代工厂)的人士表示 , 完美日记产品在开发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 有时候市面流行什么 , 就做什么 , 不考虑与自身的契合度 , “今天欧美风 , 明天中国风 , 后天就换科技感了” 。
完美日记跟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等文化IP做过多个系列的联名爆款 。 “联名也是做品牌 , 但它相当于走捷径 。 真正的品牌故事需要很连贯 , 经得住深挖 。 ”一位资深消费投资人对36氪说 。
完美日记以眼影、口红这类最适合抓社交媒体流量的“彩色”品类引爆 , 但多位投资人告诉36氪 , 其实粉底液等底妆产品最接近护肤品 , 虽然视觉表现力不足 , 不容易一朝爆红 , 但更能形成忠诚度和品牌认同 , 但完美日记却底妆产品上不够用力 。
多位前员工告诉36氪 , 过去这几年 , 黄锦峰开会永远说的就是要做多少GMV , 而非要做什么样的品牌 。
如果美妆产品的营销投入“药不能停” , 那完美日记可否提高客单价来扭亏?
但与其爆款打法相伴而生 , 就是它的低价 。 消费业规律是 , 低价形象一旦在消费者心中扎根 , 提价就难之又难 。 完美日记口红最初定价59元 , 即使后来请周迅做广告 , 周迅代言的高端线“小细跟”口红也只能卖出89元的价格 。 而同为国货的花西子口红则能卖到129元 。
谁打烂了完美日记的牌?|深氪
文章图片
完美日记和对手的产品价格
身处其中的人 , 更能感受到在爆款、低价、品质、利润之间的撕裂 。
2020年中秋节完美日记推出联名款眼影“玉兔盘” , 新品被寄予厚望 , 如果不出意外它会成为这一年的S级产品 。 本来4月已经做好规划 , 但中间改来改去折腾了无数次 。
“想把品质做高 , 定价又要便宜 , 后来发现毛利又太低 , 又去改 , 双11之前 , 产品良率才20-30%预售都不敢开 。 "曹铮对36氪复盘 , 结果产品既不叫好也不叫座 。
多位前员工及行业人士试图向36氪拼凑出背后的某些原因:“完美日记出来前 , 逸仙做的是宠物粮代运营 , 创始员工更多是流量、营销方面的实战储备 , 但供应链、研发等后端其他能力没跟上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