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发狠,投下炸弹第六代无人车RT6:特斯拉、Waymo、Cruise拉响警报( 四 )


比如过去几年来 , 特斯拉就因车辆碰撞事故不断 , 引发了人们对其驾驶辅助系统(Autopilot)安全性的质疑 , 目前也遭受着美国监管机构空前的审查力度 。
同时 , Cruise的无人驾驶车辆安全性也饱受争议 。
就在今年7月 , 一名自称是Cruise员工的人向加州监管机构发送了一封匿名信 , 信中表明 , 公司Robotaxi服务目前尚未完善 , 急于向公众推出Robotaxi服务的做法欠妥当 。
这位员工自称在Cruise安全关键系统工作 , 在信中他多次强调Robotaxi服务的安全问题 , 提出公司故意向大多数员工隐瞒涉及Cruise车辆和其他敏感潜在破坏性事项的碰撞调查结果 , 认为此做法与“安全第一”的文化不符 。
而据此前媒体报道 , Cruise的一辆无人驾驶模式的汽车曾于6月3日在旧金山发生了一起车祸 , 导致多人受伤 。
今年4月 , 该公司的一辆自动驾驶汽车还挡住了旧金山消防局的卡车前往火灾现场的道路 , 影响了救援 , 并导致了伤害 。
同样在4月 , 旧金山的一名警察拦下了一辆Cruise汽车 , 因为它在夜间行驶时没有打开大灯 , 而且这辆涉事车辆还存在闯灯行为 。
6月28日 , 多辆Cruise自动驾驶汽车则聚集在一个城市的十字路口 , 阻断了几个小时的交通 。
至于Waymo , 其Robotaxi车队测试范围则进展缓慢 。
根据2022年一季度发布的2021年加州路测报告 , 在2019年的测试中 , Waymo人工接管发生在“street”场景中发生的人工接管次数占比为76% , 而在2021年的测试中 , 人工接管发生在“street”场景中发生的人工接管次数占比却提升至96% 。
也就是说 , 在“street”场景 , Waymo的Robotaxi车队对安全员的依赖程度是不降反升的 。
这使得不管是Waymo还是Cruise , 在扩张其Robotaxi车队测试范围时 , 都极为谨慎和迂缓 , 至今 , 这两家的车队都仍只能局限在加州和亚利桑那州进行载人运营 。
在这方面 , 百度Apollo虽起步晚 , 但由于能够在大量施工占道、复杂路况等多元场景下测试 , 其测试里程和运营范围的增加和扩张速度提升明显 。
截止目前 , 百度Apollo在城市道路的实际路测里程超过测试总里程3200万公里 , 萝卜快跑订单量超100万 , 服务城市达到了10个 。
至于RT6 , 百度则预计 , 能在2025年实现在65个城市运营 , 2030年将覆盖100个城市 。
总结
Robotaxi是一门必须实现商业闭环的生意 , 要想让消费者像接受网约车一样接受Robotaxi服务 , 各玩家们至少将自家的运营成本拉得比出租车持平或更低 , 才算获得了入场竞争的门票 。
Robotaxi运营成本 , 首先来自硬件 。
这次ApolloRT6的推出 , 对特斯拉、Waymo、Cruise等一众选手最大的威胁在于 , 百度更先一手将Robotaxi原本高昂的成本拉到了普通新能源车的价位 。
除此之外 , RT6另一优势是没有司机 。 以一线城市为例 , 不算车辆费用 , 网约车司机月成本为8000元 , 当RT6不再需要司机 , 将25万元按5年运营时间摊销后 , 每月成本仅需4000元左右 , 企业运营成本直接减半 。
而要想达到盈亏平衡点 , 早日实现Robotaxi业务的盈利 , 其本质其实在于需要提高Robotaxi车辆利用率 , 这是一场关于规模效应的战争 。
以网约车为例 , 网约车司机越多 , 用户打车体验越好 , 进入用户打车越多 , 再进入加入司机越多 , 最终达成双边市场效应下的增长飞轮 , 不同的是 , Robotaxi服务范围的扩大还能收集更多场景数据 , 进一步反哺技术成熟度的提升 , 从而在软硬件耦合层面拉低成本 。
百度称 , 除了会应用在自家的萝卜快跑上 , RT6还有可能和第三方运营公司合作 , 进一步加速运营规模和时间的扩散 , 据透露 , 目前其已收到了其他运营方的合作意向 , 合作计划正在洽淡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