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除了连接,携程还有什么价值

携程|除了连接,携程还有什么价值


2007年 , 刚刚大学毕业不久我 , 在一家媒体做记者 。 作为新兵蛋子 , 除了写稿 , 我更多的时间 , 是在为主任购买出差机票和整理发票 。

那个时候 , 网上购票还不是很方便 , 遍地都是那种被我们叫做“小票代”的航空机票代售点 。
为了拍好马屁 , 每次购票我都要货比三家 , 跑上几个小票代 , 在同次航班、相同舱位中 , 选价格最便宜的 。
跑的次数多了 , 便觉得疲 。 毕竟年青人嘛 , 有太多美好的事情要去做 , 谈恋爱也比较花时间 , 不能把所有精力都花在买票上面 。
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找 , 虽然这个时候携程可以订票 , 价格却比直接去小票代买贵多了 。 很多小票代也推出了自己的网页 , 但要了解航班详细信息 , 还是要打电话问 , 然后线下交易 。 在做价格对比时 , 要翻很多网页 , 也很累 。
这个时候 , 各大航司尚未建起覆盖全国的线下直营网络 , 旅游电商也才刚刚起步 , 小票代就成了它们触达广大消费者的重要枢纽 。
价值替代
此后不久 , 我听说了去哪儿 。 这个时候去哪儿提供的核心服务是 , 让用户比较全网机票的价格 , 让你买到最便宜的机票 。 这对我来说 , 简直不要太好用 。
推出这个功能 , 去哪儿做了4次迭代 。
1.0版本 , 用户在去哪儿搜索 , 找到最便宜的机票 , 点击时就跳到了提供这张机票的小票代网站 , 然后注册、购买 。
到了2.0版本 , 去哪儿做了一个填单页 。 用户在去哪儿注册并填写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后 , 在被导入小票代网站后 , 无需再次提交相关信息 , 去哪儿自动帮你完成 。
面对每天来来往往 , 流水般的用户 , 去哪儿开始把他们留在自己这里 , 建立自己的流量池 。
3.0版本 , 去哪儿帮所有的小票代 , 做了个连接网页 , 视觉设计完全是去哪儿元素 。 尽管在点击时 , 还是会跳到这些小票代网站 , 但用户根本感受不到 。 此时用户唯一还能感受到小票代存在的地方 , 是他们提供的售后客服 。
到了4.0版本 , 去哪儿自创了客服团队 , 取代了小票代的客服 , 切断了用户和小票代的所有联系 , 完全占领了用户心智 。
做完上述工作后 , 这些小票代便被彻底困在了去哪儿的系统 。 此时它们唯一的价值 , 就是搞定自己的上游资源 , 拿到更低的折扣票:


再和同行打价格战 , 直到同归于尽 。
【携程|除了连接,携程还有什么价值】与此同时 , 去哪儿又成立了自己的票务代理公司 。 裁判让自己的儿子跟你打比赛 , 说是要公平决斗 , 你信吗?
但是没办法 , 一将功成万骨枯 , 在仅有的客服功能被剥夺后 , 这些小票的价值便被去哪儿替代 , 彻底沦为无益于社会的废材 。
在去哪儿2.0前 , 自己的流量池尚未建立起来时 , 百度可以随时掐死它自己来做 , 但最终去哪儿还是完成了惊险一跃 , 迅速占据了在线机票市场70%的份额 , 被携程视为心腹大患 。
即便是这样 , 即便已经上市 , 去哪儿也始终未能摆脱百度的阴影 。
在去哪儿占有率猛涨的情况下 , 携程向其提出了收购邀约 。 但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 , 坚信自己能超过携程 , 于2015年拒绝了该收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