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流血上市,未来何去何从?

撰文 | 张宇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靴子终于落地 。5月27日 , 与旷视科技、依图科技和商汤科技并称为“AI四小龙”的云从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 , 发行价为每股15.37元 , 盘中涨幅最高至56.95% , 截至当日A股收盘 , 云从科技的股价最终为每股21.4元 , 上市首日总市值达158.5亿元 。
公开资料显示 , 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 , 是一家提供高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行业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 , 在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四大领域已逐步实现成熟落地应用 。
在“AI四小龙”之列中 , 虽然云从科技是继商汤科技之后的第二家上市企业 , 光环足够闪亮 , 但事实上 , 云从科技的上市之路十分曲折坎坷 。
2020年8月 , 云从科技在广东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 , 同年12月 , 其向科创板上市委员会递交了招股书并获受理 。2021年7月 , 科创板上市委员委公告称 , 已通过针对云从科技的审议 , 在历经中止、多轮问询之后 , 直至2022年4月 , 中国证监会才同意云从科技在科创板上市的注册申请 。
其实不只是云从科技的上市之路曲折坎坷 , 依图科技在申请科创板上市期间 , 审议被两度终止 , 最终宣告上市失败;旷视科技虽然成功通过上市委员会审议并且提交了注册申请 , 但目前其注册申请却处于中止状态 。
一位AI行业人士向DoNews(ID:ilovedonews)表示 , “AI企业普遍存在着‘高估值、高研发、高亏损’的情况 , 同时还面临着商业化不及预期的困局 。诸如此类的原因 , 是导致AI企业无法顺利上市的重要原因 。”
如今 , 在成立七年之后 , 几经波折的云从科技终于叩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 , 但对于云从科技而言 , 还远远未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 。
深陷亏损泥沼
“钱”途堪忧、长期亏损 , 一直是笼罩在云从科技等AI企业头顶之上的乌云 。
根据招股书 , 2019-2021年 , 云从科技的总营收分别为8.07亿元、7.55亿元和10.76亿元 , 同一时期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0亿元、-8.13亿元和-6.32亿元 , 三年累计亏损20.85亿元 。
在云从科技上市的前两天 , 其披露了2022年一季度财报 。根据财报 , 云从科技的营收为2.13亿元 , 同比增长67.02%;净亏损为1.16亿元 , 同比减少45.52% 。
具体来看 , 云从科技的主要业务分为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业务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业务两大板块 , 其中 , 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业务是云从科技的创收业务 。
2019-2021年 , 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5.97亿元、5.15亿元和9.34亿元 , 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76.52%、68.50%和87.28% 。虽然占比较高 , 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业务的毛利率却并处于低位 , 同一时期 , 该项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3.43%、28.19%和31.34% , 作为对比 , 依图科技、寒武纪、旷视科技等AI企业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相关业务的毛利率普遍在50%以上 。
创收业务的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 , 是云从科技陷入长期亏损的一大原因 , 此外 , 巨额的研发费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
【云从流血上市,未来何去何从?】招股书显示 , 2019-2021年 , 云从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54亿元、5.78亿元和5.34亿元 , 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6.26%、76.56%和49.63% , 呈现出连年居高不下的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