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春节习俗在继承全国春节风俗的同时 , 衍生出具有乐山特色的民间习俗 。
祭灶神
祭灶 , 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 , 灶王爷便要升天 , 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 , 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 , 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 , 百姓供上红烛、糖瓜 , 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 , 祈望灶神“ 上天言好事 , 下界降吉祥” 。
扫尘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 , 掸尘扫房子” 。举行过祭灶后 , 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 , 北方称“扫房” , 南方叫“掸尘” 。在春节前扫尘 , 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扫尘之日 , 全家上下齐动手 , 用心打扫房屋、庭院 , 擦洗锅碗、拆洗被褥 , 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其实 , 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对联”、“桃符”等 , 是对联的一种 , 因在春节时张贴 , 而得名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 , 抒发美好愿望 , 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
每逢春节 ,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 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 , 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
贴年画
年画 , 俗称“喜画” 。俗话说“不贴年画 , 不算过年” , 旧时春节 , 城乡家家户户都会张贴年画 , 祝愿新年吉庆 , 驱凶迎祥 。
乐山著名的夹江年画便是四川年画中的典型代表 , 它根植于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土壤 , 在满足人们企望平安、吉祥如意的同时 , 装饰了居所 , 使居室更温馨 , 因而非常受人喜欢 。
团圆饭
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 , 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 , 老人家看儿孙满堂 , 一家大小共叙天伦 , 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没有白费 , 这是何等的幸福 , 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感激之情 。
除夕守岁踩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 与春节首尾相连 , 是“一夜连双岁 , 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 。“除”是“去”的意思 , 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 , 表示旧岁至此而除 , 来年另换新岁 。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 。守岁 , 俗称“熬年” , 是从吃年夜饭开始 。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 , 此时 , 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 , 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 。年夜饭之后 , 除了年幼的孩子外 , 全家人开始守岁 , 共同辞旧迎新 。
除夕夜 , 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 , 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 , 攒成一捆 , 谓之“聚宝盆” 。然后 , 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 , 以“碎”谐“岁” , 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 , 祝愿家道兴旺 , 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如今踩岁习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 。
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 , 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 , 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 , 等大家都吃完了 , 由长辈发给晚辈 , 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 , 好好做人 。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 , 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 , 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 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
放鞭炮
传说 , 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 , 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出没 , 所以每到大年初一这天 , 人们便有放爆竹的习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 , 就是在新的一年到来之时 , 家家户户开始放爆竹迎新春 。气氛很喜庆热闹 , 也代表庆贺 。
拜年
拜年 , 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 , 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 , 是最能体现“年味” 的春节习俗 。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 , 二拜祖宗 , 三拜高堂 。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 , 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新年后给亲戚拜年 , 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 。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 。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 , 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 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 。正如古语所说 , 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
【四川乐山春节习俗】 随着时代的发展 , 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 , 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 , 又兴起了电话拜年、微信拜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