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东坡文化节创立于2010年,由眉山、儋州、惠州、黄冈四市轮流举办 。2010年东坡文化节于12月18日-19日在海南省儋州市举行 。公元1097年,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被贬儋州,居儋三年,他大力传播中原文化,关心百姓疾苦,与当地群众结下深厚情谊 。儋州、黄冈、惠州三市签订协议,决定以东坡文化为纽带,轮流举办“东坡节”,通过东坡节活动,加强各方面的友好合作,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
巴蜀民间节日何其多 。但以东坡命名的节日却非眉山莫属 。大自然的厚爱,使眉山成为川西平原上一颗灿烂的明珠;一门三杰(苏洵、苏轼、苏辙)的绝伦文章,特别是苏轼惊人的成就,更使眉山以“三苏故里”闻名于世,遂有“千载诗书城”之美称 。
【眉山东坡文化节】
文章插图
“三苏”得于父子三人齐登科 。老泉之凝炼 。东坡之豪放,颖滨之冲雅,数千年文化长河,哪家可比?特别为人们称道的是东坡之雄,雄就雄在他罕见的全才 。诗有“苏黄”,词有“苏辛”,文有“苏欧”,画有“苏文”,字“苏字”,而且医药、食品、体育、音律、园林等无所不精 。地以人传 。因"三苏"而得名于世的古眉州,而今已是一座百代名城 。数百年来,一首以"纪苏"活动为引子,扬"三苏"精神,弘"三苏"文化,兴"三苏"经济的主题歌永唱不衰 。
相传,从南宋伊始,民间便自发地开展在经念"三苏"为主的文化活动,那时,家家户户吟“苏诗”、唱“苏词”、练“苏字”已世蔚然成风 。难怪陆游在环湖瞻仰东坡遗像时欣然赞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 。
每至清明,更是把纪念活动推向高潮 。人们扶老携幼,结伴而行,或去环湖荡舟,或往苏坟山吊抚,或登连鳌山赏迹,或上蟆颐山踏青,或来苏宅(现三苏祠)怀古 。苏宅红墙环抱、绿水萦绕、翠竹掩映,环湖的碧波荡漾,蟆颐山的古木扶疏,野趣十足,使人神往,令人崇敬 。午间小憩,人们席地而坐,共进野餐 。饮一碗以优质红梁和老人泉为料,按苏轼酿法精工酿制的“苏酒”,登临望江楼,把酒临风,那态,喜气洋洋,那味,好香好醇;品一块按东坡的享饪技术制作的佳肴"东坡肘子"、"东坡鱼",那肘子肥而不腻,粑而不烂,那鱼,好鲜嫩,好精美 。
文章插图
作为苏轼的家乡,眉山处处都留下了苏东坡的足迹,空气中弥漫着苏东坡的气息 。眉山因苏东坡而闻名天下,苏东坡给了眉山以丰富的内涵和追求卓越、奋进不息的精神特质 。这里拥有“中国词乡”“诗书古城”“长寿之邦”等美誉 。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历来为眉山人所推崇,又以苏轼最甚 。清代张鹏翮撰三苏祠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轼一家因文而举世闻名,深深影响了眉山地区的学子 。据《眉山县志》记载:“其民以诗书为业,以故家文献为重 。”苏轼文章被后代历朝赞美,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而蜀士尤盛 。”受“三苏”文化影响,眉山士人读书成风,人才辈出 。两宋时期,眉山地区考取进士的人数就多达800多人 。
如今,来眉山,可以游三苏祠、三苏纪念馆、“东坡初恋地”中岩景区、蟆颐观,踏寻苏轼的足迹;可以寻游眉山老城区眉州古城墙、三苏雕塑及相关遗迹遗址,感受东坡文化及“三苏”文化;可以漫步东坡外滩,游览东坡城市湿地公园,走一走临湖亲水栈道,登远景楼,观赏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可以游苏洵、苏轼、苏辙、苏母公园、东坡竹园等特色主题公园,感受眉山闲适怡然的美好生活……
文章插图
在眉山,当地的美食也与苏东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东坡泡菜、东坡肘子、东坡肉一系列“东坡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
可以说,眉山处处都有苏东坡的影子 。
东坡文化走向世界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出千年英雄(1001年-2000年),全球共有12位,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世界报》认为,苏东坡的人生历程同他的诗文书画一样,属于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苏轼是“一个不可救药的文人” 。
近年来,东坡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眉山苏轼”已经成为“世界东坡” 。
文章插图
近年来,借由苏东坡的影响力,眉山旅游也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 。先是眉山市被评为亚太地区2016年(二三线城市)首选旅游目的地,标志着眉山旅游第一次被国际性的旅游组织认可,登上了世界舞台,也开启了眉山旅游亚太地区营销推广的序幕;接着,2017年5月,世界三大旅游组织之一亚太旅游协会在2017斯里兰卡峰会上举行了眉山文化旅游专场推介会,之后不久,眉山代表团访问泰国旅游协会,就眉山旅游宣传推广、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友城建设等进行了友好会谈……
也正因为苏东坡的影响,眉山丰厚的历史底蕴不断为世人所欣赏,走出国门的姿态也越来越有自信 。
- 维也纳文化节
- 湖南麻阳“福寿红糖文化节”
- 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节
- 辰溪稻花鱼文化节
- 延平区西芹禾村民俗文化节:猎神节
- 七夕延平樟湖蛇文化节
- 天门 中国蒸菜美食文化节
- 成都川菜美食文化节
- 南丹丹文化节
- 莆田的风俗文化节令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