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小暑习俗

【淮安小暑习俗】六月初六日为“天贶节” 。据史书记载,此节始于宋代哲宗元符四年 。“贶”即“赐”,即天赐之节 。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冰麨”和“炒面”之因,故称天贶节 。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
淮安小暑习俗: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 。《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 。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 。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 。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
淮安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
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 。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 。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的是黄鳝,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