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巴山舞
巴山舞是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改编创新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群众性舞蹈,被人们誉为“东方的迪斯科”,曾获全国金奖 。现又改编成体育健身舞推向全省,正在走向全国 。
哭嫁
文章插图
土家姑娘出嫁时,以哭代歌叫哭嫁 。哭嫁一般在出嫁前一日,哭的内容主要是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和与亲人的惜别之情 。亲属、同伴、乡邻劝嫁往往陪哭,内容以妇女们的苦情为主,亲娘边哭边唱,泪随声下,哭诉姑娘出嫁前夕与父母、哥嫂、姐妹的离别之情 。
跳丧
文章插图
跳丧,又叫跳撒叶尔嗬,是土家族古老的丧葬歌舞 。据有关史料记载:“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守伴亡人 。于柩旁击鼓,唱俚歌衰词 。”这种祭祀歌舞,在古代巴人之后裔土家族的聚居区,世代沿袭,千古不绝 。无论哪家死了老人,村民们闻讯而至,通宵达旦,在死者面前高歌狂舞,这是土家人祭奠亡人,安慰生者的一种特殊方式,同时也是土家人对死亡的一种特殊理解 。
服饰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土家族传统服饰式样,老年人上装一般为大衣大袖、无领、满襟、短服,青壮年男子上装多穿对襟浅色短装,外罩黒布无袖短褂外衣,名为“鸦鹊褂”,下装一般为宽档、粗管、大裤脚,大裤腰,头包“蛮头袱子”,女上装为短领大衣大袖,其四周镶嵌花边,袖宽一尺二寸,腰系绣花围裙 。
饮食
文章插图
土家人大都嗜酸喜辣,好饮酒,爱喝浓茶和食熏烤的腊肉 。土家人平时生活比较简朴,但每餐必须有辣椒、酸菜、懒豆腐 。
居住
文章插图
土家人居住,大部分是以姓氏结成村寨,后来也有亲友旁系加入杂居的,偏僻的山坡,也有少数单家独户 。土家族的房屋,多依山建筑,过去全系木质结构的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设磨房,或为牲畜房 。楼外有木构的阳台,俗称“走马转角楼” 。
过赶年
文章插图
这是土家族与汉族区别最大的节日 。过赶年即比汉族提前一天过春节,月大二十九日,月小二十八日 。相传有一个叫“年”的猛兽在过节这天,出来危害百姓,土家人为躲避侵害,提前一天过节,由此人们叫做“过赶年” 。
四月八日“牛王节”
文章插图
这一天,耕牛停耕,土家人给耕牛喂食精料,举行祭祀活动 。
六月六日向王节
文章插图
向王天子即古代巴人廪君,相传向王天子于农历六月初六遇难于清江河中,为祭祀这位先祖,沿清江两岸修有向王庙 。每年六月初六人们都要到向王庙去烧香叩拜,举行祭祀活动 。
月半节
文章插图
传说农历七月初一到十五,老少亡人的灵魂要回来探望亲人,因此把七月初一到七月十五定为月半节 。俗话说“年小月半大,神鬼也歇三天驾” 。各家各户备酒席,烧香烧纸祭祀亡人 。同时,接出嫁的姑娘回娘家过月半节 。
四月八日“牛王节”
这一天,耕牛停耕,土家人给耕牛喂食精料,举行祭祀活动 。
六月六日向王节
向王天子即古代巴人廪君,相传向王天子于农历六月初六遇难于清江河中,为祭祀这位先祖,沿清江两岸修有向王庙 。每年六月初六人们都要到向王庙去烧香叩拜,举行祭祀活动 。
月半节
【长阳土家族民俗文化】传说农历七月初一到十五,老少亡人的灵魂要回来探望亲人,因此把七月初一到七月十五定为月半节 。俗话说“年小月半大,神鬼也歇三天驾” 。各家各户备酒席,烧香烧纸祭祀亡人 。同时,接出嫁的姑娘回娘家过月半节 。
- 白虎神话对土家族的影响
- 土家族放飏灯
- 土家族婚俗中的猪脚文化
- 土家族习俗之神秘“打绕棺”
- 低头接媳妇 抬头嫁姑娘--土家族风俗礼仪
- 万盛苗族民俗文化之踩山会
- 土家族工艺-西兰卡普
- 土家族“竹报平安”
- 土家族征兆与忌讳
- 恩施土家族过年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