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圈|组织变革的本质( 三 )


第一个人抽取铁丝 , 第二个人把它弄直 , 第三个人把铁丝截断 , 第四个人把铁丝磨尖 , 第五个人把顶部磨平以备配上头 。 制作大头针的头又需要两三道不同的工序;安装大头针的头又是一门手艺了 , 大头针刷白也是如此;甚至连将大头针别到纸上也是一门独立的行业 。
亚当·斯密指出 , 在大头针工厂中 , 如果10个人分工合作 , 每天每人平均可以生产约4800枚大头针 。 “如果他们单打独斗各做各的 , 也不学习具体的工作环节 , 那么可能每天每人的平均产量还不到20枚 , 或许连一枚也做不成 。 ” 工业时代 , 组织分工使得工作效率得以大幅提升 。
商业化的组织的设计离不开市场环境 , 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会对组织产生不一样的要求 。 在市场形成的最初阶段 , 产品或者技术被少数企业所掌握 , 此时的市场可以被视为卖方市场 。 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就是提升产品生产的效率 。 在这个阶段 , 用户对新产品的认知还未还未成熟 , 个性化的需求暂时还未被激发 , 更加会被产品的实用功能所主导 。
在汽车发展的历史中 , 福特公司推出的T型车开创了汽车时代和福特公司的新纪元 。 在T型车出现以前 , 汽车工厂都是作坊式的手工生产状态 。 这种生产方式使得汽车的产量很低 , 成本居高不下 。 20 世纪初 , 一辆汽车在美国的售价大约是4700美元 。 这相当于一个普通人好几年的收入 。 在这种价格下 , 汽车属于奢侈品 , 是社会高级地位的象征 。 亨利·福特认为 , 要想把汽车市场变成一个能够创造巨大利润的市场 , 就必须把汽车变成普通人也买得起的消费品 , 于是开始聚焦成本的优化 。
福特公司不断改造升级生产流水线 , 最终在1908年 , 以850美元的价格开始向市场推出T型车 。 效率提升的幅度是 , 同时期其他公司装配出一辆汽车需要700多个小时 , 福特仅仅需要12.5个小时 。 T型车让福特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 , 创造了现代工业史上的奇迹 。
当市场被充分发展之后 , 各种市场化的企业开始提供多样的产品选择 , 此时市场逐渐转向了买方市场 。 丰富的产品选择让客户对产品的理解更加深入 , 在选择的过程中也充分激发了他们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 。 在这个阶段 , 只有那些能够敏锐捕捉并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才能继续抢占市场 。
【创投圈|组织变革的本质】福特公司王者般的开局 , 但是结局却黯淡很多 。 在T型车开辟了大众的汽车消费意识之后 , 亨利·福特仍然选择提升效率 , 几乎把单一型号大批量生产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 。 但是 , 此时的外部市场已经在发生变化 , 汽车的产量激增 , 美国的汽车市场基本形成了买房市场的格局 。 价格已经不再是人们选购汽车的唯一考虑因素 , 260美元一辆的T型车已经不再具备市场竞争力 。 亨利·福特主张:“无论你需要什么颜色的汽车 , 我福特只有黑色的” , 而竞争对手通用汽车公司转而在汽车的舒适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等方面大做文章 , 以产品的特色化来对抗廉价的福特汽车 , 推出了新式样和颜色的雪佛兰汽车。 雪佛兰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 严重冲击了福特T型车的市场份额 。
市场发展到如今 , 生产效率已经在各个行业得到普遍的提升 , 管理知识的普及也极大地提高了组织的运行效率 。 在VUCA时代 , 在普遍产品选择多样化的时代 , 企业的发展重心开始逐渐转移到满足客户需求之上 。 这就需要组织在未来的发展中具备更强的需要捕捉和满足能力 , 即对市场的灵活适应性 。
成立于1865年的诺基亚到今天已经走过了150几个年头了 , 极盛时期诺基亚占据了全球手机份额的72.8% , 而排名第二的三星仅有17%的份额 , 接近5倍的差距 , 这在任何行业也是绝无仅有的现象 。 但是作为当初手机界的霸主 , 它从巅峰逐渐走向没落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