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看穿十大行业」互联网行业研究方法框架探讨——文字回顾

软件|「看穿十大行业」互联网行业研究方法框架探讨——文字回顾


【路演主题】互联网行业研究方法框架探讨【路演时间】2021年10月21日15:30-16:30【路演嘉宾】张良卫 , 东吴证券传媒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联席所长
【点击观看直播回顾】
以下是直播回顾全文:
张良卫:大家好 , 非常高兴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互联网行业的研究框架 。
我们团队从2017年开始对于互联网行业持续的研究 , 在今年推出了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一个研究框架 。 正好利用这样一个机会跟各位分享一下 , 关于互联网行业如何去研究 , 如何去看待互联网公司发展阶段和核心价值 。 我们通过一些定量化的方式做了一些对比 , 希望对大家也能够有所帮助 。
整个报告的逻辑首先会谈一谈互联网公司与传统公司分析方法的一些差异 , 有哪些相同点和哪些不同点 。 整个互联网分析框架以最核心的用户资产作为它的基点 , 对它的商业模型进行一个简化 。 从获取和变现两个角度 , 分析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规律性 。 这句话也是我们认为研究互联网的一个核心 。
从商业模型的角度来讲 , 对用户需求进行了一个分层 。 通过一些量化的数据测算 , 对比不同层次的用户规模和获客难度 , 这最主要是对应用户的需求 。 对变现端也进行了一个归类 , 主要是对变现方式产业规律进行一些探讨 。 我们根据这些规律和一些异常值 , 对投资机会进行一些展望 , 也会有一些实际性的案例来应用我们的分析框架 。
首先来看一下传统行业的分析方法 , 大家都知道很难适用于互联网行业 , 主要是因为传统行业的资产负债表 , 可以通过产能的扩张来判断业绩的变化 , 通过库存情况来判断行业的周期等等 。 但互联网公司大家发现 , 有形资产都是一样的 , 办公楼、服务器等等 , 通过有形资产是很难判断的 。 而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当中 , 其实包含了大量的无形资产 。 无形资产不会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 , 所以通过看资产负债表 , 很难判断互联网公司的价值 。 这是为什么不能用传统产业的分析方法来分析的原因 。
但是同为互联网公司我们会发现 , 在有形资产一样的情况下 , 不同的互联网公司的单用户的市值 , 差别会非常大 。 右边这幅图大家可以看一下 , 不同互联网公司单用户市值 , 像阿里、腾讯这样的单用户市值 , 比微博包括斗鱼、爱奇艺这些 , 应该是大非常非常多的 , 我们在后面也会去分析 , 给大家解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性 。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讲 , 基本上应该是一致的 , 无非改变广告、游戏、打赏、订阅、电商 , 包括本地生活、金融等等 , 无非就是不同的互联网服务形态 , 有可能会采用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商业模式 。 本质上它体现的背后的核心就是ARPU值 , 也就是单用户创收 , 因为互联网的收入就等于用户数乘以ARPU值 , ARPU值取决于这些变现的方式 , 从而决定它的单用户的创收 。
用户是互联网公司的核心资产 , 所以理解商业模式的一个核心 , 首先得理解受众获取留存与变现的情况 。 同时本质上我们认为 , 不同的应用形式下 , 用户资产的积累和用户行为的变现其实是不同的 。 从获客和留存能力上来讲 , 往往越底层的需求 , 获客能力越强 , 留存用户的成本也是越低的 。 越往上正好是相反 , 本质原因是因为网络效应的问题 。 网络效应越高 , 获客和留存的成本就会越低 , 典型的就是通信和社交 。
对于内容它属于应用的一个上层 , 它的网络效应就是比较低的 。 所以从整个业务模式来讲 , 从下往上拓展是发展容易的 , 从上往下拓展是非常难的 。 所以我们看到Facebook这样的公司切入到视频、切入到内容行业是比较简单的 , 包括腾讯、微信 , 借助通信的功能切入到社交 , 切入到短视频等等 , 其实都是比较容易的 。 但是你让爱奇艺、腾讯视频这些公司切入到社交 , 确实是会比较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