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最后一公里:在争议、思考、摸索中前行( 三 )


“因此我认为 , 现有的各家产品都只是具备了骨科手术机器人平台的基本框架 , 可以称之为1.0版本 。 未来谁能跑得出来?可能还需要看谁能和临床结合得更好 , 以及在手术过程的参与度更深 。 ”他说 。
值得一提的是 , 持有这种认识的还不只是投资人 。 就在这一次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 , 同样有嘉宾再次提及该问题 。 另外 , 据采访人员了解 , 就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现状和物价政策等问题 , 近期国家医保局正在展开密集调研 。
因此 , 手术机器人是否具有真正的技术和临床价值 , 很可能会是未来政策制定部门做决策时考虑的因素之一 。 而企业若不能加速产品迭代更新 , 或许也会大大增加后续的商业化落地难度 。
最后一公里的变数
虽然在概念阶段手术机器人就已经享受到了资本的热度 , 但其技术价值最终还是要通过经济价值来体现 。 随着产品的上市及商业化的开启 , 如何在业务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 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最大难题 , 也是很多投资人关心所在 。
而如果回过头去看 , 就会发现诸如“医生和患者对机器人手术的认识还不够” , “机器人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这些 , 还不足以道尽前路艰难 。 对于企业来说 , “最后一公里”的支付问题其实才是最大的变数 。
“我们是2017年投的天智航 , 到现在差不多有5年多 , 到了最后一公里要收获摘果子了 , 结果发现哪怕是最后一公里 , 后面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最后一公里似乎又变成了第一公里 。 ”在一场圆桌分享中 , 肖治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 也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
所谓最后一公里 , 可以简单理解为医疗产品进入医院 , 获得临床使用 , 以及纳入医保支付的过程 。 这个过程往往耗时较长 , 需要完成申请物价编码 , 进入医院收费目录等一系列工作 。 同时 , 医院采购大型医疗设备的流程也会比较长 , 包括需要取得主管部门发放的配置证等 。 因此 , 医疗产品的最后一公里甚至有可能要花上数年时间才能走通 。
“就像我们 , 产品是今年4月获批的 , 但到现在只有一家医院真正开始使用 。 ”有来自骨科关节机器人企业的业内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然而 , 面对最后一公里 , 让企业倍感焦灼的还不是这些已知事实 , 国家医保支付改革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和不明朗才是 。
进入2015年以后 , 国家医保基金管理开始向“控费”与“精细化管理”过渡 。 在2018年底启动的药品与高值耗材的国家集中带量采购 , 以及DRG(DiagnosisRelatedGroup , 按病种付费)支付方式改革是其中两项重要工作 。
而这两项政策预计也将深深影响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的未来发展 。
一方面 ,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于2022年3月底发布了《关于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配套措施的意见》(简称《意见》) 。 《意见》对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收费原则作出规定 , 包括要求不单独设立收费项目 , 以传统手术价格为基础按比例加收等 。
据专家及业内人士解读 , 该《意见》出台的核心是为了巩固人工关节国家带量采购的成果 , 但对于关节手术机器人来说 , 《意见》虽还没有给出明确的细则 , 却已经释放出一个信号 , 机器人手术的手术费价格在未来很可能被设置天花板 。
与此同时 , 在DRG支付方式改革推开之后 , 市场还有另一层担忧 , 认为类似于手术机器人这样的高价值创新技术 , 如果也按照DGR方式支付 , 被控费的可能性或许会更大 。
但是在今年7月中 , 北京市医保局开了一条口子 , 发布一项DRG除外支付办法 , 明确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创新医疗服务项目可以不按DRG方式支付(也称“除外支付机制”) , 单独据实支付 。 由于认为该政策是对创新技术的支持 , 当日A股医药板块还出现大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