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国际巨头暗算中国彩电,国产险遭灭顶之灾,京东方力挽狂澜(全文)( 六 )


但考察的结果让决策者们非常失望 , 液晶显示器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 日、韩企业已经具备了先发优势 , 专利和技术壁垒一大堆 。
这个时候搞自主研发似乎不太现实 , 毕竟速度太慢 , 而且技术快速迭代 , 投资门槛迅速提提高 。
前景确实不容乐观 , 而且形势越来越严峻 , 京东方在梦想面前显得无能为力!
然而 , 就在王东升这些人陷入困境时 , 国际形势突变 , 给了他们意外的惊喜
这要感谢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 日韩企业遇到困难 , 那几家生产液晶显示器的企业也没有幸免 , 难以维持 , 需要资金或者出售业务 。
此时想获得技术有两个方法 , 一个是外企合资建立生产线 , 一种收购生产线 。 京东方之前在合资上吃过亏 , 合资根本无法获得技术 , 所以这一次他们决心收购 。
我们需要先介绍下液晶显示器生产线的分类 , 按照数字命名 , 被分为1代线、2代线、2.5代线等等 , 最高的超过10代 , 不同代数代表不同的屏幕尺寸 , 代数越高 , 屏幕越大 , 技术难度也越高 。
京东方的第一个机会 , 是收购一家日本企业的4代线 , 当时它正经营困难 , 但正在洽谈时 , 一个老家伙出面阻止 , 他表示:不能卖 , 即使非买不可 , 也不能卖给中国人!这厮对中国怀着深深地恨意 。
实际上 , 京东方要收购生产线 , 难度是很大的 。 外企长期对华垄断技术 , 虽然处于困境 , 但不会轻易向中企出售 。 正因为如此 , 京东方寻找很久 , 都没有再次找到收购的机会 。
虽然十分艰难 , 但京东方还算幸运 , 它终于等来了机会 。
京东方得到情报 , 韩国现代集团因为过度扩张 , 在金融危机中遭遇严重困境 , 被迫出售旗下HYDIS , 而这个HYDIS恰好专门从事液晶显示器开发 , 它拥有2代、3代和3.5代生产线各一条 , 年生产能力达到300万片以上 , 当时在全球排名第9 。
情报是一家台湾企业提供给京东方的 , 它也想搞一条生产线 , 但是钱不够 , 所以找到京东方合作 。 本来说好 , 两家收购HYDIS的80.1%股权 , 但在合作过程中 , 台企不断搞小动作 , 王东升很生气 , 终止合作 , 干脆打算独自收购 。
但这家台企没有善罢甘休 , 它绕开京东方 , 单独和现代谈收购 , 而且谈成了 , 交了1000万美元的定金 。 不过搞笑的是 , 在合同期内没有筹够资金 , 收购告吹 。 收购不成 , 定金也打了水漂 。
此后 , 又有几家企业找到现代谈收购 , 其中就有郭台铭的鸿海集团 , 但因为不同的原因 , 都没收成 。
在所有意向收购者中 , 京东方的实力是很弱的 , 但是它是决心最大 , 最渴望收购的 。 所有意向买家搞过一遍之后 , 才轮到它上场 。
机会来之不易 , 京东方非常珍惜 , 它做足了准备 。 经历一系列艰难的谈判 , 其间还少不了幺蛾子 , 好在有惊无险 , 京东方走完复杂程序 , 收购成功 。
终于有了自己的液晶显示屏生产线 , 这件事意义重大 , 虽然只是三条低世代的生产线 , 但这意味着拿到了进入液晶显示业的入场券 , 只要奋力追赶 , 后续发展出高世代生产线不是没有可能 。
收购很快给京东方带来回报 。 资产交割刚完成 , 全球液晶面板市场的价格立刻开始上涨 , 液晶显示器业务 , 从第二个月就开始赢利 , 到2004年时 , 已经产生6000美元的收益 。
京东方当然不是为了挣这点小钱 , 它要的是技术、专利、市场和技术人员 , 这是战略目标 。 此时京东方的定位已经十分清晰 , 它立志成为“显示领域的世界领先企业”
但是 , 京东方要实现它的目标 , 还要经历艰难的历程 , 前方是惊涛骇浪 , 但走过艰险就是无比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