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国际巨头暗算中国彩电,国产险遭灭顶之灾,京东方力挽狂澜(全文)( 二 )


然而 , 让人震惊的是 , 液晶显示屏入局之后 , 很快站住了脚 , 随着技术快速升级 , 成本迅速下降 , 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
它发展越来越快 , 当再次引起行业关注的时候 , 已经具备了颠覆整个行业的能力 , 势不可挡 。
2006—2007年 , 全球电视市场迎来重大转折 。
2006年第一季度 , 液晶电视占全球出货量不足20% , 而显像管电视则接近80%;但到2007年第四季度 , 液晶电视升至47% , 显像管电视降至46% , 出现历史性地超越 。
液晶电视从2003年出现 , 到2007年超越 , 不过5年时间 , 行业被彻底颠覆!

照理说 , 液晶屏崛起 , 咱们也换成液晶不就行了吗?但问题是 , 环顾全国 , 我们没有一家生产电视液晶屏幕的企业 , 完全依赖进口!
此时电视液晶屏的生产被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垄断 , 它们结成“铁三角”联盟 , 共同控制市场价格和出货量 , 更恶心的是 , “铁三角”对技术严格封锁 , 中国大陆厂商不得染指 。
随后 , 显像管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 中国花了20年心血发展起来的产业 , 几乎一夜之间被彻底摧毁 。
更恶心的是 , “铁三角”联盟对中国大陆实施卡脖子政策 , 给液晶屏幕定高价 , 以致于2008年的进口额猛增至441.0亿美元 , 成为我国进口总值第四大商品 , 仅仅排在原油(1293.3亿美元)、芯片(1292.6亿美元)和铁矿石(605.3亿美元)之后 。 导致我国彩电业利润狂降 , 沦落为“铁三角”的打工仔 , 只能挣一点辛苦钱 。
但最要命的是 , “铁三角”限制向中国大陆厂商供货 , 打算彻底掐死我国的彩电产业 。 我国彩电企业很快遭遇重创 , 国际、国内市场被国外品牌快速抢占 , 份额快速下降 。
形势已经很明朗 , 中国彩电产业遭遇重击 , 上游的显像管产业链已被彻底摧毁 , 下游的整机制造商已经被“铁三角”死死掐住脖子 , 眼看就要咽气了 。 此时大陆的彩电产业 , 就像一艘漏水的巨大轮船 , 船舱进水 , 正在逐渐下沉 , 如果没有力挽狂澜的力量出现 , 必死无疑!

或许中国彩电产业命不该绝 , 就在行业陷入巨大困境的时候 , 一个顽强的男人正领导他的企业 , 跟境外液晶显示屏巨头展开生死大战!
正是这个男人和这家企业 , 几经生死 , 顽强搏斗 , 才挽救了中国的彩电产业 , 也正是有了这个人和这家公司 , 在接下来爆发的智能手机狂潮中 , 中国品牌才有可能强势崛起 , 在全球智能机领域占据显赫的地位 。
这个男人叫王东升 , 这家公司叫京东方 。

京东方 , 起源于“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 , 当时叫做北京电子管厂 , 主要生产电真空器件 , 为民用电子整机、军事通信设备、雷达、导航、国防尖端武器等很多电子产品提供核心元件 。
北京电子管厂属于军工企业 , 1956年7月建成 , 当时投资1.0282亿元 , 而当时中国电子工业总投资额为5.5亿元 , 占五分之一 , 可见其分量之重、地位之高 。
创业之初 , 工厂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 , 在第一任厂长周凤鸣的带领下 , 出色完成了国家的计划任务 。 除此之外 , 工厂还在基本建设、生产制造、产品和设备开发等环节都进行了创新 , 自主开发出数量庞大的新技术 。
进入1960年代 , 国家对企业管理“收紧” , 企业走入僵化 , 创新劲头变弱 。 但那一代人都经历过战火 , 激情四射 , 在不利的局面下 , 仍然推动我国电子工业快速进步 , 贡献巨大 。
1970年代末 , 改革开放 , 大量企业军转民 , 军工订单大减 , 同时由于大力倡导技术引进 , 工厂放弃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积累 , 经营困难 , 陷入生存危机 。 由于放弃半导体自主研发 , 直接导致了我国芯片的落后 , 直到今天也没有发展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