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并避免免疫分析中的干扰?

免疫分析法是使用抗体检测不同物质的实验分析方法 。 它们通常用于生命科学行业的生物分析和生化实验室 。 这些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免疫分析(EIA)、免疫印迹(WB)、放射免疫分析(RIA)、蛋白质阵列、免疫组化(IHC)或免疫聚合酶链反应(Immuno-PCR) 。 在各种免疫分析法中 , 待测物的检测都可能受到干扰的影响 。 如经常发生的交叉反应、非特异性结合和基质效应 。 干扰物质在真实标本中以或多或少的显著浓度水平存在 , 并与待测物或捕获检测抗体相互作用 。 通过使用一种新的缓冲液(Lowcross-Buffer) , 替代传统缓冲液 , 大多数干扰影响都可以避免 。 通过这种替换 , 提高了分析方法的质量和分析方法开发的效率 。
尼尔斯·杰尼因其在免疫系统的构建和控制特异性方面的贡献获得1984年诺贝尔医学奖 , 他在颁奖演讲中提到 , 每一种抗体都是多特异性的 。 他将这一说法与免疫反应早期阶段的抗体产生联系起来 。 与目标分析物具有高亲和力的抗体偶尔会显示出令人惊讶的结果:在包被捕获抗体的免疫检测中 , 免疫印迹膜中不必要的条带被染色 , 蛋白质阵列上得到错误斑点的荧光信号以及空白样本的高背景信号 。 ELISA检测中 , 得到阴性信号的高背景或假阴性结果 。 由于干扰效应造成的错误结果可能导致后续成本浪费和错误诊断 。
所有的免疫分析方法的特征是在目标分析物和抗体之间的结合反应 。 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经常发生的干扰 , 导致了错误的检测 , 这个问题至今未得到充分地解决 。 典型的干扰有非特异性结合 , 导致较差的信噪比和高背景 , 交叉反应和基质效应 。 简单地说 , 这些效应大多是基于分析物、捕获抗体或检测抗体与外部物质或表面的直接相互作用 。 图1表示了一种典型干扰效应的简化方案 。 在技术文献中经常被描述的已知的干扰因素有如异嗜性抗体和HAMAs(人抗小鼠抗体)、类风湿性因子、白蛋白、补体 , 溶菌酶以及其他等 。
免疫分析标记带来的干扰
在免疫分析中标记检测抗体非常常见 , 譬如在竞争法中 , 标记待测分析物 。 经常使用的标记有酶(碱性磷酸酶或(辣根)过氧化物酶)、荧光染料、放射性同位素或DNA(用于免疫PCR) 。 不必要的影响也出现在这里 。 危险在于 , 使用荧光染料作为标记 , 这类疏水染料会改变检测抗体的结合能力 , 导致染料本身的非期望的结合 , 且降低了标记蛋白的溶解度 。 此外 ,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也会变弱 。 例如 , 这些非特异性效应会导致抗体与表面(图1A和B)、与样品中的外部蛋白质(图1C)或对捕获抗体(图1D)的结合增加 。 在这些情况下 , 会导致在没有分析物存在时出现假阳性或整个检测出现高背景 。 在蛋白质芯片上观察到单个斑点的背景荧光增加 , 或信噪比完全变糟糕 。 同样 , 血清样本中的蛋白质或抗体也可以与荧光染料结合 , 减少甚至封闭染料的荧光 。 因此 , 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建议放弃荧光染料作为蛋白质阵列的标记或选择其他标记 。 蛋白质芯片上的反应是非常复杂的 , 因为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同时使用多种不同的捕获抗体和标记的检测抗体 。 因此 , 样本中蛋白质或标记抗体与单点的非特异性结合的概率升高 , 同时样本中成分与抗体的结合带来的干扰效应也随之增加 。
交叉反应带来的干扰
交叉反应是指抗体也与目标分析物以外的其他结构结合的能力(图1,I-K) 。 通常这些结构与被分析物有很大的相似性 。 因此 , 具有相似分子结构的代谢物或化学物质就是例子 。 氨基酸序列具有巧合相似性或同源性的蛋白质也会发生交叉反应 。 特别是在竞争法分析中 , 因为只是用了一种抗体 , 交叉反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 为了确认此类分析 , 对经常可能发生的交叉反应物质和交叉反应需要被量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