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出海,怎么才能把产品卖给“本地人”?

文:haitun1088(有嘉宾分享ppt)
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2022年的海外商业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 与此同时 , 对于过去依靠价格优势或线上买量的出海品牌和跨境商家来说 , 一招鲜吃遍天的方式显然走不通了 。 想要融入海外商业大环境和营销生态 , 就要付出更多精力 ,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
我们看到 , 一些新锐品牌进东南亚门店 , 要花大力气了解当地顾客口味 , 调整产品;某气泡水取得美国亚马逊气泡水榜单前十佳绩的情况下 , 主力消费者仍然是当地华人群体 , 产品和供应链依旧面临考验 。 新消费品牌出海如何找到突破口?是我们关注的难题 。
7月24日 , 海豚社举办的“中国好产品·2022新茅新消费新国货”大会上 , 韩国电商Coupang中国跨境业务采销负责人高尚、大华股份华橙网络市场营销总经理李小庆、小乔科技创始人兼CEO潘忠剑、Zendure征拓创始人兼CEO刘兵斌齐聚圆桌互动环节 , 展开了以“新消费品牌出海如何破局”为主题的讨论 。
品牌出海,怎么才能把产品卖给“本地人”?
文章图片
高尚:请问潘总 , 对于品牌类的产品 , 你们海外市场拓展的定位如何?
潘忠剑:我觉得未来的消费品牌 , 辅一出生就必定是全球品牌 , 只是定义有所不同 。 全球化的核心能力是本土化 , 即需要解决用户需求和洞察全局 。 我们要看行业规模和竞品的情况 , 想清楚才能够出海 。 不管卖到美国还是非洲 , 本质上没有区别 , 都是要想清楚用户的需求 , 而不是自己到底是不是一家全球化的公司 。
品牌出海,怎么才能把产品卖给“本地人”?
文章图片
用户想要什么、市场怎么样、竞品好不好 , 这三个问题想清楚以后 , 我们接下来就要解决三个问题:我们做什么样的产品?卖什么样的渠道?整个场景的拓展是什么定位?
我觉得出海定位就是两种 , 今天消费品两极分化很严重 , 像特斯拉、苹果、戴森其实是属于产品创新和文化属性结合;小米、OPPO这类品牌则更偏向于“平替” 。 我觉得 , 这个社会上只有提供社交属性的商品和提供用户刚需的商品 。 到底是在卖文化还是在卖工具 , 这是创业者需要想清楚的 。 只是在美国我们用了亚马逊的渠道 , 在韩国用了Coupang的渠道 , 俄罗斯和东南亚可能重视线下的渠道 。
高尚:小乔科技的产品在韩国是怎样做本地化建设的?如何通过本地调研来驱动产品?
潘忠剑:我刚刚说到了三个点 , 第一 , 韩国最大的渠道是怎么布局的?我们知道韩国有17家电视购物频道;第二 , 在线平台 , 韩国由很多在线渠道 , 包括很多地面渠道 , 这时候我们想清楚它的海军、空军、陆军 , 渠道维度在哪里;第三 , 产品策略 , 就是在想清楚用户和产品之后 , 找一个战略伙伴 。
基于以上的需求 , 最重要的是在韩国有积累 , 有一些好的战略伙伴 , 本质上来讲就是在渠道和产品上能不能有沉淀 。 我们在韩国的打法也是通过在线平台、通过设仓库等等 , 这都是基于能力边界 , 我有这个能力就做 , 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就无法驾驭 。
高尚:潘总的陆海空的路径决定了他在韩国市场的成功 。 接下来的问题请问李总 , 大家知道大华的整个生态系统在海外有很好的市场 , 我想请问中国产品出海时对卖货和做品牌的不同能力要求 , 或者说在两者之间不同的收益是什么样的?
李小庆:品牌本身就是产品和服务 , 卖货本身是品牌的一个基本过程 , 最终目的是实现品牌触达消费者 。 刚才的问题本质上其实是想问:我们出海时到底选择做白牌还是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