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下半场,比亚迪终究还要磕芯片

(图源:比亚迪官网)
新能源下半场,比亚迪终究还要磕芯片
文章图片
文/冯天放
编辑/Emma
自动驾驶芯片 , 被喻为芯片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
其前景之广阔、技术之前沿 , 吸引了一大批芯片厂商和车企的布局 , 但其研发成本、技术壁垒与同行竞争的“三高”也劝退了无数进军者 。
而就在这个龙争虎斗的赛道 , 又要迎来一位野心勃勃的玩家 。
有媒体报道 , 比亚迪正计划自主研发智能驾驶专用芯片 , 由比亚迪半导体团队牵头 , 同时也在招募BSP(板级支持包)技术团队 。
回首比亚迪近年的动作:2020年推出刀片电池 , 火爆车圈 , 今年已经量产;2021年末 , 比亚迪以58.4万台的销量 , 夺得中国新能源厂商零售桂冠;今年4月 , 比亚迪官宣停产燃油车 , 宣誓其全面进攻新能源领域的决心 。
而与自动驾驶芯片有关的事件 , 集中发生在今年 。 3月 , 比亚迪宣布与英伟达合作 , 将于明年在其部分车型上搭载英伟达DRIVEHyperion平台 , 实现车辆智能驾驶;4月 , 比亚迪与地平线正式达成定点合作 , 将在部分车型上搭载地平线高性能、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征程5 , 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功能 。
在绑定英伟达、地平线等龙头厂商之后 , 比亚迪仍坚持自研自动驾驶芯片 , 意欲何为?比亚迪又会遇到哪些机遇和挑战?
01绕不开的自研之路
“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 , 下半场是智能化 。 ”王传福说 。
早在2018年 , 比亚迪就在自身车型元EV中使用了专为纯电车开发的e平台 。 在e平台中 , 通过将自研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与中控屏等关键部件高度集成 , 实现成本与性能的完美结合 。
可以说 , 在电动化领域 , 比亚迪作为唯一实现三电系统全栈自研的主机厂 , 是中国新能源车企中的佼佼者 。
但在智能化方向 , 比亚迪可打的牌 , 似乎不多 。
自2018年比亚迪推出智能网联系统DiLink1.0以来 , 其一共仅更新过四个版本 , 相比于新势力们“几周一更”的频率 , 迭代速度确显迟缓 。 对于比亚迪的OTA能力 , 更有车主吐槽 , “买了两年仅升级了一次”“想更新还要去4S店排队 , 算什么OTA”……
而在座舱硬件上 , 相比于其他车企的中高端车型使用高通旗舰级处理器(8系列) , 比亚迪在旗舰车型汉的车机上采用的仍是中端处理器(6系列) 。
但如果说OTA能力和硬件配置还可以通过缩短开发周期、加大投入来改善 , 那么自动驾驶短板的解决则不在一朝一夕 。
相比于新势力们对智能驾驶的重视 , 比亚迪在2020年才推出第一版辅助驾驶系统 , 实现L2级功能 , 使用的也是博世的整套解决方案 。
比亚迪真正在自动驾驶上发力 , 是从去年开始的 。
近两年 , 比亚迪投资AI芯片厂商地平线、激光雷达厂商速腾聚创 , 与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合资成立公司 。 另外 , 其还与百度、地平线、英伟达在自动驾驶领域达成合作 。
新能源下半场,比亚迪终究还要磕芯片
文章图片
(图源:比亚迪官网)
要实现自动驾驶功能 , 软件算法、硬件配置和数据处理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 而在三个要素中 , 芯片作为将算法训练和数据处理形成闭环的关键计算平台 , 被认为是智能驾驶汽车生态发展的核心 。 芯片的性能 , 即决定了自动驾驶的效率 。
王传福说 , “在智能化领域 , 比亚迪会像在电动化领域一样 , 将所有核心技术打通 , 并进行充分验证 。 ”
而自动驾驶芯片 , 正是第一个“核心技术” 。 其动机可以从同行的布局中窥探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