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下半场,比亚迪终究还要磕芯片( 二 )


国内新势力中 , 小鹏于去年被曝启动自研芯片项目 , 且在积极招募芯片技术人才;蔚来则是在2020年开始规划研发芯片 , 并于去年挖到前赛灵思亚太实验室主任胡成臣任汽车技术专家;理想则在今年5月成立新公司理想智动 , 业务包含芯片设计 , 被认为即将开始自研芯片 。
但自研芯片最早、也是目前唯一量产装车的 , 还要属特斯拉 。
最初与中国车厂一样 , 特斯拉也用过Mobileye、英伟达的芯片 , 但最终还是走上了自研之路 。 用马斯克的话说 , “无论是Mobileye还是Nvidia , 都无法满足我们对于性能、研发进度、成本、功率方面的要求” 。
研发进度上 , 芯片需要与算法和车辆相互配合 , 而特斯拉既拥有自研算法 , 又自造汽车 , 因此这些环节则可实现内部流转、集成开发 , 使三者的迭代速度远高于合作模式 。 去年 , 英伟达OrinX芯片延期交付 , 而当时采用这一路线的上汽、小鹏等车厂的交车就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
成本上 , 由于使用自研加自产模式 , 特斯拉自研HW3.0成本约为1600美元 , 使用的英伟达HW2.5成本则在2000美元左右 , 节省了20% 。
性能功耗上 , 据汽车媒体统计 , HW3.0的综合性能表现方面是HW2.5的2.5倍 , 而功耗水平只涨了26% 。
因此 , 自研芯片不但可以使车企在成本、性能、研发进度上不受制于芯片供应商 , 避免影响终端;更重要的则是使车企通过服务自身算法和数据 , 将自动驾驶的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02难度加倍的挑战
据悉 , 比亚迪本次自研自动驾驶芯片 , 由比亚迪半导体团队牵头 。
自2002年比亚迪成立IC设计部 , 2004年独立为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这支团队在造“芯”上 , 已有20年经验了 。
但比亚迪半导体的诞生其实并非主动选择 , 而是“被逼”的 。
多年前 , 无论是王传福 , 还是比亚迪半导体高管在接受采访时都说 , “造芯不是因为想造 , 而是因为买不到” 。 比亚迪半导体招股书也显示 , 其2018-2021年的车规级芯片业务中 , 除2019年外 , 自用数量均占到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
因此 , 比亚迪半导体从战略上就是比亚迪孵化 , 用以服务于其主营业务的“产业链公司” 。
而当自动驾驶芯片成为了比亚迪打通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的关键技术 , 重担又落到了比亚迪半导体头上 。
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出 , 比亚迪半导体的版图 , 是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 , 同步推动工业、家电、新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半导体业务发展 。 而在车规级芯片中 , 其主要产品是IGBT、SiC器件、IPM、MCU等 , 用于电机驱动控制、整车热管理、车身控制系统等 , 尚未涉足SoC芯片 。
新能源下半场,比亚迪终究还要磕芯片
文章图片
(图源:比亚迪半导体)
其中 , IGBT是比亚迪半导体较为擅长的领域 。 招股书披露 , 比亚迪IGBT采用IDM模式 , 能够自行设计、制造与封装 , 在2019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IGBT模块市场 , 比亚迪位列全球第二、国内第一 , 2020年继续维持该排名 。
但涉及到“车身控制” , 以及自动驾驶所需的计算、存储等领域 , 比亚迪半导体能力还未完全覆盖 。 例如 , 2022年3月 , 比亚迪发布车规级8位MCUBS9000AMXX系列 , 主打通用MCU场景 , 可满足车内饰灯、门把手、空调触摸面板、各类传感器应用、电机控制等需求 , 定位偏中低端 。
进一步 , 如果把目光转向自动驾驶芯片市场 , 难度又上升了不止一个量级 。
放眼全球 , 自动驾驶芯片按技术路径划分 , 可分为三大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