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Costco的中国难题( 四 )


就在6月底 , Costco宣布以10.5亿美元买下Costco台湾由本地集团持有的45%股权 , 变为全资直营 。 台湾分店过去多年蝉联全球最赚钱分店 , 这一并购对Costco理解和运营亚洲市场有积极价值 。
三、Costco在中国 , 以及它的追随者
Costco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成功 , 是极少数在亚马逊等电商渠道冲击下 , 依然能够维持强劲增长的实体零售企业 。 由于租约到期、租金上涨等因素 , 今年以来沃尔玛、家乐福在中国各个城市传出闭店消息 。 在全球范围内来看 , 目前活得比较好的业态 , 比如日本超市、Costco , 都不再是卖货架的上游盈利模式 , 而是买手制的下游盈利模式 。
在2019年进入中国上海后 , Costco的表现超出了公司原本的预期——第一天就吸纳了139 , 000名注册会员 , 几个月后 , 会员增长超过200 , 000 , 超过了100 , 000会员的目标 。 2021年底苏州店开业前会员总数已达7万人 , 以299元的会员费计算 , 会员费收入就超过2000多万元 。 中国消费者对这个新鲜的外来物种非常热情 。
不过据Costco的副总裁在财报会上透露 , 中国市场的续订率低于全球其他市场 。 他的分析是 , 会员基数高 , 此外门店数还太少 , 难以满足消费者的便利性需求;上海新店开业后 , 情况可能会有所改观 。
Costco显然看好中国市场的前景 , 正式开店前就已经通过线上渠道摸底了市场特点 , 目标区域和目标用户在哪里 。 2019年入驻后 , 目前也只开了上海、苏州两家店 。 截至2022年6月 , Costco在中国已宣布计划增开7家门店 , 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 。
据《南京市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计划》 , Costco南京江宁店预计9月开工 。 Costco借着自己强悍供应链的势能入局 , 稳扎稳打地在中国一二线城市拿地、开店 。
在Costco固有的特色之外 , 从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可以感知到 , Costco中国的运营策略对“奢侈品”有一定侧重 。 Costco不仅销售香奈儿、爱马仕和普拉达等高端包袋 , 还提供较零售价低得多的茅台和五粮液 。
值得注意的是 , Costco在中国的流行还有几种方式:
一部分外地消费者正在通过电商平台“代购”Costco的商品 , 只需要在原价的基础上支付8~10%的代购费用 。 这扩大了Costco的品牌影响力 。 但这些未开通会员、只代购单件商品的用户却不一定是潜在会员 。
还有一份重要的存在感 , 是中国的零售同行给予的 。 在盒马、七鲜、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平台上 , Costco和山姆会员店的明星单品都能找到对标 , 包括瑞士卷、麻薯、小青柠果汁、薄切牛肉干等等 。
“致敬”不止停留在产品 , 仓储会员店的模式也在过去两年间成了国内零售商竞相布局的“先进业态” , 各家开始了旋风开店的抢跑 。
永辉超市2021年一口气开出53家仓储会员店 , 主要由此前效益一般的老门店改造而来 。 除了商品陈列的仓储改造 , 内在逻辑暂无明显变化——不是削弱商品利润、从会员端赚钱的模式 。 但永辉的优势在于跨省份的优质供应链和千人的买手团队 , 利润端也随着社区团购退潮而回暖 , 有能力去测试最适合自己的模式 。
盒马至今开出了7家X会员店 , 其中3家都位于上海 。 盒马X会员店与Costco一大差别是 , 顺应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 坚持做蔬果、大海鲜这些即时鲜食 。 但对于销售渠道来说 , 这需要背负额外的损耗率 , 尤其在主打商品低毛利的仓储会员模式 , 一个环节的不经济就可能拖累整体盈利 。
一向佛系的山姆也宣布加快在中国的开店步伐 , 预计到2022年底新开10~15家门店 , 甚至还搞出了到盒马门口拉新的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