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阿里执棋,新零售的二次演进( 二 )


大概两三年前 , 阿里根据前端业态的进化 , 进行全场景履约体系的建设 。 疫情让这项工作的进度条被加快 , 并成为疫情期间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的途径之一 。
这种海陆空式的全编制建设 , 是阿里再一次对零售发起最基础的思考 , 再一次向商业要效率 。 也是作为数字化商业经营主阵地 , 阿里试图再次重塑零售 。
01
消费的变迁
不论是作为普通消费者 , 还是阿里业务板块的负责人 , 每个人都在不同切面 , 有一种强烈的消费体感转变 。
阿里巴巴集团客户发展部餐饮生活行业负责人施全 , 最近学会一道新菜 , 烤鸭 。 上周丈母娘来杭州 , 他还露了一手 。 烤鸭不是杭州菜 , 还能展示厨艺 , 一举两得 。 大董天猫期舰店下一单 , 送到后用空气炸锅复热 , 比不上餐厅大师现场片鸭的体验 , 口感还原度却不差 。
疫情催生了无数厨艺大师 。 不论是出于安全因素 , 还是健康考虑 , 大家已经习惯在家用餐 。 2020年武汉疫情结束之后 , 线下堂食快速反弹;但2022年之后 ,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 65%的受访者消费心态和习惯持续下来 。
这似乎加剧了餐饮行业的困境 。 如果说 , 堂食是主业 , 外卖是第二增长曲线 , 现实则要求餐饮寻找第三增长曲线——转型零售 。 借此 , 餐饮可以去服务那些门店无法触达的消费者 , 以及创造新的消费场景 。 这也是预制食品刷新增长率的原因 。

餐饮零售化面临两个问题 , 卖什么产品 , 在哪里销售 。 施全的工作就是帮助客户解决这两个问题 。 阿里生态有全渠道可供选择 , 多级履约支持 。 不光提供订单 , 还有大量基础设施服务 , 维护老用户 , 寻找新增量 。
相比餐饮消费从近场到远场的探索 , 更多业态则试图从远场抵达近场 。
饿了么本地零售事业部负责人熊斌 , 在上海封控期间 , 既是跟万千普通人一样的消费者 , 还是保供服务的提供者 。 他深深体会到 , 疫情让远场电商的不少核心品类 , 变成近场电商的主力 。 从送外卖到送万物 , 不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 , 而是用户真实存在的痛点需求 。
你能想象到吗 , 五金店、书店、文具店等各色线下门店 , 积极主动在饿了么设立销售通道 。 雨天 , 你去楼下取个外卖 , 很可能旁边的外卖小哥在给人送雨鞋 。 每到开学季 , 饿了么平台文具的订单量激增 。 夏日傍晚 , 需求大爆炸的是啤酒 。
过去 , 这些品类在远场电商服务得非常好 , 但是现在正成为近场电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 熊斌发现 , 每到夏季就是近场零售爆发的时节 。 他将此总结为四个字:冰重急鲜 。
冰是指那些对温度有要求的商品 , 饮料、冰激凌;重不言而喻 , 远场寄送实效性不强 , 物流成本高 , 近场优势明显;急最典型的品类是药 , 上海疫情尤其考验平台找药的能力 , 这是刚需;鲜最好理解 , 时间久了影响品质 , 自然要越快越好 。
夏季战役 , 这些品类是饿了么资源投入的重地 。 冰重急鲜曾经是远场电商难以跨越的障碍 , 近场语境下 , 用户却能切身感受到消费体验质的飞跃 。
过去讲流量 , 现在重履约 。 本质上是让组织底盘更稳 , 增加商业基础能力的厚度 。
今年5月10日的阿里日活动现场 , 张勇说 , 「阿里服务消费 , 在特定的场景下必须以履约为前置条件来考虑 。 在疫情环境下 , 所有没有确定性履约的消费服务 , 其实有点耍流氓 。 光说帮他产生了订单 , 但是送不到 , 这个肯定问题很大 。 」这也是阿里围绕消费者为中心 , 做远中近场布局的思考原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