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搞大学捐赠,打的什么算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欧商业评论(ID:ceibs-cbr) , 作者:孙行之 , 题图来自:《九品芝麻官》
近30年来诞生的中国企业家 , 很多是被大学改变命运的一代人 。 他们也乐于向大学 , 尤其是自己的母校捐赠 。 据《2021高校基金会大额捐赠观察报告》 , 去年发起的大额捐赠协议总额创历史新高 , 直逼200亿元 。 中国大学的大额捐赠名单 , 也几乎就是知名企业家的龙虎榜 。 史玉柱、马化腾、马云、刘强东、李彦宏、张磊、陈东升等等 , 都是其中常客 。 可以想见 , 在“共同富裕”的召唤下 , 这个数额还会节节攀高 。
另一方面 , “捐赠”当中不仅有高尚与善意 , 它同时是一个高度封闭、不向公众敞开知情权的领域 。 在美国 , 子女就学、政商关系、人脉建立等等 , 借捐赠之名 , 一些富豪有了辗转腾挪的余地 , 将他们在财富领域的特权扩充到社会各个方面 。 富豪借由捐赠“赢家通吃”的局面引起了持久而激烈的抨击 。
当然 , 类似操作手法在国内的大学捐赠中还无法施展 , 但已经让人对大额捐赠产生了疑问——那些见诸于媒体的公开承诺到底有几分真实?这些来自外人的疑惑 , 也终究会反馈到企业和企业家身上 , 影响他们名誉的损益 。
环境变了 , 所谓的“无私”与“无偿”都被打上了问号 , 金钱数额已不再是衡量企业捐赠项目的关键指标 。 在此情况下 , 怎样的捐赠才是能够兼顾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可持续的方式呢?
相比于去年涌入高校的200亿大额捐赠 , 郭宇捐给母校的200万元只是沧海一粟 。 但他很有“螺丝壳里做道场”的能力 , 把捐赠做到了一举多得 , 公开透明 。 他的经历也可以被视为眼下捐赠逻辑变化中的一个典型——捐赠 , 越来越从捐钱变成一种影响力投资 。
文章图片
1980年代至今 , 邵逸夫在全国近百所大学捐赠了教学楼 , 此为北京大学逸夫楼
不是设奖学金 , 而是筹划一场比赛
郭宇毕业于南方一所知名综合性大学的计算机学院 。 学院与当地几家大型互联网企业渊源很深 。 互联网行业红火的那些年 , 这些公司每年在学院招收大量尖子生 。 从这个学院毕业的不少学生 , 工作以后还同处一个圈子 , 所以 , 学院的捐赠风气相对更兴盛 。 以公司名义设立奖学金 , 这是校友们的普遍选择 。
不同于去大公司工作的同学 , 博士毕业后 , 郭宇就创办了飞力公司 , 自己当起了老板 。 飞力公司规模不大 , 业务集中于公共服务类软件的开发 。
因为这份不同的经历 , 郭宇对奖学金这件事有自己的看法:“奖学金发掉了就发掉了 , 留不下什么” 。 他也觉得 , 现在的情况也的确不像20年前 , 大学里绝对贫困的学生已经很少 , 这样一笔钱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 , 没那么重要 。 “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平台 , 让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社会上发挥作用 , 我想这是更大的激励” 。
创办飞力公司的10多年里 , 郭宇的关注点一直都集中在公共服务领域 。 很多时候 , 现实中不断出现的新痛点 , 和相关研究的不足 , 让他感觉业务拓展就像处于高墙之内 , 四面掣肘 , 无法施展 。
提及此 , 他有一大堆牢骚:“我们公司关注的一些业务方向 , 就是一个三不管地带 , 政府和企业没有充裕的人力去做 , 高校的科研又离地太远 , 很多研究话题都太老旧了 ,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已经失去活力 , 那些老掉牙的话题和课题 , 反反复复 , 有什么可说的呢?”
与一位相熟的教授交流下来 , 郭宇决定:用200万元捐赠母校举办3届全国性大学生科研比赛 。 这既是做了公益的事情 , 同时也能够对公司业务带来一批有前瞻性的研究 。 最终 , 全国155支学生团队参与到这次比赛中 。 参赛的学生反映很热烈 , 学院也收到来自其他学校老师的热情反馈 。
- ColorOS|生产力Max!准大学生必看的ColorOS实用功能,有的连iOS都不支持
- iPhone14|准大学生的数码装备推荐
- 拼多多|4P营销新理论
- 宿舍|高考完了来装台电脑?大学生宿舍适用的中高端静音主机配置推荐
- |被指控搞“世界级传销”,马斯克摊上大事了!
- 酷睿处理器|?华为博主:EUV快搞定了
- 本文转自:湖北日报湖北日报讯(记者金凌云)近日|三峡大学团队研制出2.5米混凝土3D打印机
- 高考|真学霸!小伙得知考676分后边吃早餐边看书 网友发现疑似大学四级词汇书
- 20年磨一剑 实现国产膜电极的规模应用 武汉理工大学潘牧团队获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Netflix|B站又搞事情?上线付费短视频,某百万UP主直接当场掉粉过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