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三星,如何带飞本土供应链?

台积电三星,如何带飞本土供应链?
文章图片
芯东西(公众号:aichip001)
作者|高歌编辑|Panken芯东西6月28日报道 , 近日 , 市场分析公司TrendForce数据显示 , 半导体设备再遇短缺危机 , 其平均交付时间已延长至18-30个月 。 硅晶圆、电子特气、光刻胶、光刻机等关键半导体设备、材料的现状受到了产业关注 , 其中晶圆制造龙头对本土设备材料企业的带动不可忽视 。
从最新发布的全球晶圆代工企业排名来看 , 台积电和三星是排名前二的两大龙头 , 也是代工领域彼此最大的对手 。 在芯片制程逼近物理极限的竞争中 , 它们还分别带动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
近年来 ,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开始分化 , 台积电和三星都在强调本土供应能力 , 但双方却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布局策略 。
台积电要求上游供应商尽量在其生产基地周边建厂 , 2004年-2021年其供应商从14家变为41家 , 位于中国台湾当地的供应商数量更是从1家变为了7家;三星则亲自下场 , 在2020年、2021年两年内连续投资了9家半导体设备、材料企业 , 加强产业链布局 。
无论对台积电还是三星来说 , 本土供应链都是其战略中的关键一环 。 但同时 , 它们没有脱离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另起炉灶 , 而是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基础上 , 通过本土供应链补足供应短板 , 并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
一、台积电带动半导体产业分工 , 布局光罩、封装与存储晶圆代工模式的出现 , 与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一位老友的创业经历有关 。
1984年 , 张忠谋任美国电子产品制造商通用仪器的总裁时 , 有老友找他参与投资 , 因为此时芯片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工厂 , 需要5000万美元 。 3周后 , 他才知道 , 这位老友仅用500万美元就创办了一家无晶圆厂(fabless)芯片设计公司 。
这启发了张忠谋 , 他认为无晶圆厂芯片设计公司将会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 那么专门做晶圆制造的晶圆代工模式也可有所作为 。 1987年 , 张忠谋创办了台积电 , 专注于晶圆代工 。
台积电三星,如何带飞本土供应链?
文章图片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
台积电的出现 , 加速了中国台湾半导体企业制造和设计分离 , 开始有更多的芯片企业开始将芯片设计和晶圆制造剥离 , 避免代工和设计混淆引起客户的担心 。
随着芯片制程的演进 , 台湾ASIC芯片设计公司创意电子的前CEO石克强说:“所有半导体厂商都发现 , 没有办法全靠自己的力量做出一颗单晶片 , 这强迫大家合作 , 或做更精密的分工 。 ”
台积电作为产业链中晶圆制造的一环 , 早在1994年 , 就对上游的光罩(光掩模)、下游的封测和存储芯片领域都进行了布局 。
根据台积电1994年年报 , 台积电对台湾光罩、鑫成科技和世界先进等中国台湾半导体材料、封测和存储企业进行了投资 , 并向中国台湾存储芯片厂旺宏电子提供仪器设备 , 使旺宏电子为台积电生产晶圆产品 。
台积电三星,如何带飞本土供应链?
文章图片
▲台湾光罩
据悉 , 台湾光罩成立于1988年12月 , 是中国台湾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光罩厂 。 台湾光罩还承接了台湾工研院电子所的经验与技术基础 , 能够生产0.18/0.15/0.11以及0.09微米的光罩 。
鑫成科技成立于1993年2月 , 主营业务为封装测试服务 , 投资方包括台积电、旺宏电子等 , 最早董事长由旺宏电子原董事长胡定华担任 , 总经理由原台积电产品测试负责人刘澄浪出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