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技术方面:硬件、软件层面双方无太大差距 , 且内资厂商更早布局“AI+3D+机器人”的相互赋能;
硬件:由于3D视觉成像方案是在2D相机基础上进行的结构及软件重构 , 相机多作为零部件进行外购 , 这里的硬件技术侧重指3D成像方案的能力 , 一般关注精度、抗环境光干扰、抗目标物反光、视野大小等参数 。 目前内外资产品在此方面差异不大 , 距离用户的使用需求都还有进步空间 。
主流3D视觉成像方案
(信息来源:MIR DATABANK)
软件:3D视觉方案中软件质量由算法和应用决定 。 在算法层面 , 内外资厂商一开始均在较为成熟的平台如halcon、VisionPro、CK Vision等上面进行软件开发;目前初创厂商如梅卡曼德也开发出质检平台Mech-DLK , 随着这些平台的不断训练、成熟 , 内外资在算法上的差距将进一步减小 。 在应用层面 , 由于内资厂商的方案定制化能力较强 , 目前多采用工艺包的形式提供给用户 , 易用性较强 。
AI、3D与机器人的相互赋能:如果说机器人相当于人的手臂 , 负责执行动作;3D相当于眼睛 , 获取外部信息;那AI就相当于大脑 , 给“手臂和眼睛”赋予能动性 , 指导其认知和决策 。 于“眼” , 是使其学习样本后更精准识别图像、触类旁通;于“手” , 是为其规划最佳路径、提高效率 。 有了AI的加持 , 3D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优势 , 但由于其技术链条长、易做难精、从实验室走向复杂的工业现场困难重重 , 目前仍是兵家必争的要塞 。
②在商务方面:外资头部厂商依靠其原有知名度略优于内资 。
主流的玩家主要有两类:内资初创型厂商、原2D视觉领域的内外资头部厂商 。 由于工业3D视觉诞生较晚 , 目前产业链还不甚成熟 。 外资头部厂商在品牌知名度、上游零部件供应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 但不足以形成壁垒;内资厂商在客户服务方面更有优势 。 整体来说市场对于品牌的包容度较大 , 内外资双方差距不大 。
二、工业3D视觉发展前景
1. 工业3D视觉整体市场空间巨大
据MIR 睿工业统计 , 2021年工业3D视觉市场出货量达2.7万套 , 在整个工业机器视觉市场出货中占比不足5% 。 3D视觉正处于发展初期 , 市场对于其需求刚刚打开阀门 , 其产品和方案也都尚不成熟 , 目前主流厂商以小批量导入和试用为主 。 预计需要2~3年左右的验证周期 , 之后将实现较大批量的出货 。
2017~2025年工业3D视觉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2017~2025年工业3D视觉在工业机器视觉中的出货量占比推移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2. 引导类应用内资初创型厂商的机会更大
3D视觉既可以用于检测、测量等识别类场景 , 也可用于引导机器人做抓取(如搬运、分拣等)或工艺类(如焊接、涂胶、打磨等)场景 。
①在识别类应用中 , 原2D视觉头部厂商优势较大:借助在工业2D视觉中较强的技术和客户积累 , 头部厂商如基恩士、海康威视等均在此场景中取得较大出货;
②在引导类应用中 , 内资初创型厂商占优势:此类应用中内外资均无较多积累 , 内资初创型厂商以此为主场快速设计方案并落地 。
工业3D视觉应用分类
(信息来源:MIR DATABANK)
【带货|融资不断,工业3D视觉有何潜力?】据MIR 睿工业统计 , 2021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25万台 , 并将长期保持较稳定的增长 。 机器人导入量增长的同时也是引导类3D视觉的机会增长 。 2021年3D视觉引导类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00% , 预计未来五年内也将以复合增长率超40%的速度增长 。
- 私有云|A轮融资、技术升级后,极空间新Z4成为家庭私有云新宠
- 饿了么|Naluri Life完成700万美元B轮融资
- 天使轮|热点资讯|虚拟数字形象研发商心识宇宙完成千万天使轮融资
- B轮融资|困难时期中小企业市场如何破局自救?
- 腾讯云|“凌迪科技Style3D”获得近1亿美元PreB+轮融资
- 直播|新东方直播带货“火出圈” 蹚出教培转型新模式?
- “双语带货”出圈后,新东方月薪5万招主播!业内:近乎行业顶薪
- 钛媒体|主播被罚1.08亿,平台投诉不断,这个曾和微信“争霸”的App怎么了
- 罗永浩|东方甄选想继承罗永浩成为平台新的带货一哥,还差了点东西
- 直播带货火遍全球 eBay也学国内开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