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柿子是山西省寿阳县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名吃 , 它是“晋中十佳传统小吃”、“山西十大特色名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当地人民逢年过节、迎亲送友的必备佳品 。
“油柿子”是用白面和小米粞做的 , 捏成柿子的形状 。关于“油柿子”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 它是寿阳人供奉给南极仙翁老寿星的供品!
寿阳县位于寿水之阳 , 故此得名 。而这寿水 , 则因是“老寿星”的诞生地而得名 。“老寿星” , 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主长寿的一位尊神 。
据传说 , “老寿星”刚生下时十分羸弱 , 到12岁才会说话、走步 , 家里人很疼他 。
那时的寿阳黄岭壑还没有现在那么深 , 所以天气也不是很冷 , 山上山下都长满了柿子树 。柿子本是一种发热暖肚的吃食 , 吃上它既能顶饭热肚 , 又能强身长寿 。特别是柿子放软了以后 , 吃起来更是如同吮蜜吸糖 , 清凉爽心 。这老寿星从小生在柿子堆里 , 偏偏就爱吃柿子 , 一天不吃柿子就和爹妈闹 , 爹妈也只好依他 。每年冬天 , 爹妈就把摘下的柿子用绳子串起来 , 放在空窑里 , 够老寿星吃一冬一春 。说来也怪 , 那一串串的柿子放上一年 , 既不软 , 也不硬 , 还不烂 。天长日久 , 老寿星由于久吃柿子 , 身体越来越壮 , 最后成了福寿无疆的不老翁 。
后来 , 老寿星得道成仙 , 云游四海 , 便不常回寿阳老家 。他这一走 , 也带走了灵气 , 寿阳的黄岭壑越拉越深 , 寿阳地面变成了春晚无花秋早霜的高寒地带 。气候变化影响了柿子树的成活 , 人们便把树迁到盂县、平山 , 百姓再也没有了供献老寿星的柿子 。后来 , 一位老者想了个办法 , 让大伙用红粞和白面和起来 , 捏成柿子样儿 , 放进油锅里炸熟 , 用绳子串起来供献老寿星 , 这就是后来名扬三晋的寿阳油柿子 。从此 , “油柿子”便成了祭扫的高档供品 , 寿阳人称“大供” 。
后来 , 寿阳人不仅用“油柿子”作供品 , 而且当作糕点经常食用 。也许是常食“油柿子”之故 , 寿阳的长寿者渐渐多了起来 , 寿阳油柿子也远近闻名 。在1959年全国科普会上 , 被定为山西名产 , 它的特点是色泽焦黄 , 状如柿子 , 外酥内软 , 甘甜可口 。
“油柿子”的主料是白面 , 辅料是米粞、红糖、绵白糖、胡麻油、芝麻 。新鲜出锅的油柿子中心开花 , 形如柿子 , 色泽金黄 , 酥香味甜 。油柿子除经典的红糖油柿子外 , 根据人们的口味需求增加了白糖味儿的 , 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 。这种口感酥香、甜而不腻的传统小吃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寿阳人的喜爱 , 近几十年来更是成为逢年过节、迎亲访友的必备佳品 , 至今受到省内外游客的追捧 。
老寿星传说
【山西寿阳油柿子的来历传说】 寿阳的民间故事200多个 , 其中有140多个就是关于老寿星的 。近年来 , 经过研究人员的调查考证 , 又在平头的鹿泉山、长岭的长寿山等地陆续发现了“寿星洞”、“寿星桥”、“寿星泉”、“寿星飞仙石”等文化遗存 。
关于黄岭村老寿星出生地黄岭壑 , 传说寿星受玉帝的委托降生到这里填堵黄岭壑 , 只因他受不了孤独和怀胎的煎熬 , 提前出生来到人世 , 黄岭壑最终没被填平 , 至今留下了一个大口子 。
寿星洞、寿星泉位于寿阳西北的鹿泉山中 , 里面供奉的主神就是老寿星;位于松塔镇长岭村北的长寿山传说老寿星曾在此修炼、养生 , 山上建有寿仙宫;传说尖山就是老寿星的一个脚趾所留而成——相传玉皇大帝让老寿星上天时 , 寿星老儿认为自己应为家乡人留点血脉 , 便掰下一个脚趾种到了寿阳大地 , 脚趾即成为现在的尖山 。除此之外 , 寿星桥、寿星街、桃子山、寿星飞仙处、罕山(看山)等处均有关于老寿星美丽的传说 。
寿阳县流传着大量与老寿星南极仙翁有关的传说和歌谣 , 并且保留了大量与传说相关的遗迹、风俗 , 这些纷繁的民俗事项共同构成了寿阳县以寿星传说和遗迹为核心的民间工艺品制作、寿星祭祀仪式 , 以及弘扬忠孝慈善为主旨的“寿星”文化 。
- 山西寿阳冯家山关帝庙
- 山西寿阳朝阳阁
- 山西寿阳竹马戏
- 山西寿阳西洛古庙会
- 山西永济阎敬铭的王官别墅
- 山西平遥城隍庙
- 山西介休张壁古堡
- 山西太原的元代建筑
- 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的区别
- 山西大同市下辖各县区现行名称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