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寿阳竹马戏

寿阳竹马又称寿阳大竹马,是山西省晋中市的传统民间舞蹈,起源于明清,集高跷、竹马、武打于一身 。
寿阳竹马既有高跷的魁伟高大,又有竹马的彩饰造型;既有人们熟知的戏剧人物故事,又有刀枪剑戟的激烈拼杀 。表演时有"上坡前倾""下坡后座"及"马失前蹄"等高难度动作,通过表演和队列变换,在或而急促或而舒缓的锣鼓声中,马蹄铿锵,铃铛作响,马鞭飞旋,你来我往,精湛的表演把剧中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 。
竹马,一般是用竹皮或者竹蔑扎起骨架,外面用纸裱糊,再经过彩绘而成 。竹马分为前后两半,系于表演者的腰部,使表演者如骑马状 。
相传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三是轩辕黄帝的生日,在这天,当地的人们都会到轩辕庙进行傩舞祭祀表演,意在纪念“轩辕大战蚩尤”的创世传说 。
寿阳竹马戏接近山歌调,半说半唱,以说为主,只有武场,没有文场,根据剧情需要大多为武将角色 。演员面部化妆,身着舞台服饰,前后扎竹制马架,脚踩半截高跷,并组成一组组丰富多彩的武打戏剧场面,其表演深受人们欢迎 。
寿阳竹马其内容最初表现的是关公和周仓的打斗场面,后来增加了 《三英战吕布》、《虎牢关》等 。目前,民间现存的寿阳大竹马戏演出剧本有《唐朝八大将》、《幽州降香》等,演唱曲调有《山坡羊》《马腔》等 。
【山西寿阳竹马戏】 2008年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三晋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