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锦里为成都著名古街,位于成都武侯祠大街中段,北邻锦江,东望彩虹桥,与三国圣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文物区东侧一墙之隔 。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错落有致,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是体验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的魅力街区 。
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 。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 。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
锦里依托武侯祠,“拜武侯 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 。
锦里即锦官城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 。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 。”后即以锦里为成都之代称 。
【成都锦里古街】 如(唐)李商隐《筹笔驿》: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
锦里位于成都市中心一环路以内,与著名的武侯祠仅一墙之隔,临武候祠大街,此街可直达市中心天府广场,西接一环路西一段,东邻浆洗街洗面桥街(商务办公为主),该片区属于政府的“三国文化”打造区 。
锦里地处成都,春早、夏热、秋凉、冬暖,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多云雾 。因为为闹市区,所以温度更高 。
文章插图
风景人文
锦里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恢复修建,作为武侯祠(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街道全长550米 。现为成都市著名步行商业街,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 。古街布局严谨有序,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错落有致 。
锦里于2004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其延伸段锦里二期(水岸锦里)于2009年1月开始迎客,成都文化名片之一的锦里古街完成升级,锦里依托武侯祠,“拜武侯 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 。2005年锦里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之一,与北京王府井、武汉江汉路、重庆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齐名,号称“西蜀第一街”,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 。2006年,锦里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
相对国内很多旧瓶装新酒的人造景观,锦里是完全草根的,本土的,家常的 。商店里卖的些是筷子、茶叶、灯笼、蚕丝被和土特产 。餐厅里的美食有张飞牛肉、三大炮、肥肠粉,一箸一杯都是冲着味道去的,不花俏,没有噱头,讲究的是实惠 。还有手艺人的玩艺儿,捏个泥人,转个糖画儿,买张剪纸,都是包含童趣的东西,怀旧也是怀念童年淳朴的快乐 。一条街色彩缤纷的花灯和幌子,是大俗,图的是个热闹 。而街上最吸抓眼球的,还是那些让人热烈思慕的成都粉子 。她们在酒吧里嗑瓜子和打牌,喝着外国酒,说的还是绵软成都话 。
成都的人民就这样嬉闹着松弛地在锦里闲逛,怀旧的人情感有了出口,爱吃的人满足了口腹之欲 。锦里呈现的是人间的景象 。
在锦里,不去吃小吃就是最大的遗憾 。比较出名的与好吃街的荞面、三大炮、牛肉焦饼、黄醪糟、糖油果子等等 。色香味的甜水面、凉面、卤菜都不错 。还有一家卖油炸臭豆腐、洋芋的,也是四川的名小吃 。
文章插图
锦里有许多在成都市区很难买到的附近郊县的特产 。张飞牛肉,产于四川阆中,外表呈黑色,不大好看,内呈牛肉本色,用上等牛肉拌以特制香料制成,味道独特 。汤麻饼,产于四川崇州 。另外还有久久鸭脖子、牛肉豆花、三合泥、糖油果子、撒尿牛丸、臭豆腐、油茶、牛肉焦饼、酸辣肥肠粉、荞麦面、钵钵鸡等小吃 。
总的来说,锦里街上的小吃口味地道,价格实惠 。
四川小吃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各具风味 。锦里小吃街,将川内各地名小吃悉数收罗于街内,现场制作,现场叫卖,有的吃,有的看,真的好吃看的见 。
历史文化
锦里一期于2004年10月31日建成开放,茶馆、戏楼、酒肆、手工作坊、工艺品摊点、美食小铺遍布街区,热闹亲切,令人流连 。更有一条好吃街,网络了最具四川特色的各种名小吃,让每一位游客过足嘴瘾 。
锦里二期也于2009年春节前开肆迎客,锦里二期大胆将水引入锦里循环,形成“水岸锦里”的新景观 。
百年木板门,千载石板路 。漫游锦官故里,争仰蜀相遗徽 。射弩、织锦、客栈,铜锣声声,追寻逝水年华;刺绣、竹编、当铺,花轿悠悠,勾起尘封记忆 。结义园中,两碗绿茶尝川剧;诸葛井里,一眼碧水映风云 。兰布幌子,远摇百种锦图;红纸灯笼,近照三国食阵 。大浪淘沙,历史品味。老街耶?网络空调,尽领时代风骚;新景耶?窗花石刻,昭示传统渊源 。
人无衣不暖,衣无锦不丽 。蚕丛教养蚕,嫘祖创缫丝 。锦江岸边,浪戏排排濯锦妹,歌如潮;成都城上,日照行行晒绢姑,彩似霞 。府河微澜,不彰而流;锦里丝织,不胫而走 。锦为两汉益州贡品,三国蜀汉战资 。锦为身份象征,地位标签 。成都机杼声响遏云,蜀郡女工衣覆天下 。秦汉贱商贾,商贾纵然金如土,律禁穿锦衫;唐宋贵士子,士子宁可食无肉,习欲服纹绣 。锦书一本,绣画千幅 。南丝绸路上,牛拉马驮;东海涛中,船载帆推 。西亚女用它扮美,波斯男以其示荣 。
四百米古道诗与画,两千年桑海雷和电 。环武侯以同体,面世界而共辉 。聚川西旧俗,汇蜀汉遗风 。历史精品,复得更需珍惜;人类遗产,参与即是关爱 。游武侯,计从心来;逛锦里,幻若梦临 。休闲成都,来了不想走;人文锦里,走了欲再来 。古祠新宠,碑碣匾联园苑,绝佳影视基地;老树嫩枝,吃住行游购娱,臻善旅游名区 。
文章插图
铭曰:
名彰汉唐,街纳古今 。
功著三国,客聚五洲 。
锦里的前世今生
在成都历史上,“锦里”原本就是一个繁华的商业街区,其雏形在秦汉时期就已形成 。据史料记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筑都江堰之后,成都平原成为鱼米之乡,蚕桑业和织锦业便从那时逐渐兴盛起来 。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战资从蜀锦中来 。“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教令》),于是,锦江岸边,浪戏排排濯锦妹;成都城上,日照行行晒绢姑 。府河微澜,不彰而流;锦里丝织,不胫而走 。曾在两汉时期就名闻遐迩的益州贡品——蜀锦,成为蜀相诸葛亮恢复生产、抵御外敌的经济支撑 。
文章插图
据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夷里桥南岸……其道西城,故锦官也 。锦江,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名‘锦里’也 。”因此成都又被称为“锦官”和“锦里” 。到南北朝时期,锦里的城墉尚在,但织锦业却衰微了 。
新锦里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以前的地名叫槽营坝 。传说是三国时期蜀军的养马场,因装草料的马槽连成一片,所以叫做“槽营坝” 。还有一种说法是诸葛亮北伐中原时,俘虏了大批曹魏士兵,押解回川后安置在成都南门外,因而这里又被称作“曹营坝” 。
无论“槽营”也好,“曹营”也罢,都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2004年10月,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馆将原来破旧的民居区打造成“西蜀第一街”——锦里古街 。这条蜿蜒千米的民俗商业一条街,以秦汉三国文化为灵魂,明清风貌为底色,民俗民风为背景,浓缩了成都几千年的生活与文化 。
蜀风古韵满锦里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四川作为三足鼎立中的一“足”,却没有一部关于“三国”的影视作品是在四川取景 。其实早在1990年,孙道临、王扶林等著名导演想要拍摄电影版《三国》时就曾到四川考察过,但最后因为能用的实景太少而不得不另选他处 。
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秘书长沈伯俊认为,忠、义、智、仁、勇,这些典型的三国文化精神早已深入人心,但三国时期不到百年的历史太过短暂,留下的实物经不起近两千年历史的涤荡,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
因此,三国文化的弘扬首先要有一个合适的物质载体,锦里古街便是其中之一 。
古街南北走向,两旁店铺为明清川西古镇风格 。飞檐翘角的小亭、青砖砌成的门洞、图案祥瑞的砖雕、粗朴厚实的碗碟,无不营造出小街古香古色的历史氛围 。身穿汉服的售货员叫卖着三国人物脸谱等纪念品,就连刘备的“草鞋”和诸葛亮的“羽毛扇”也摆在摊位上待价而沽 。
文章插图
大戏台是锦里古街上最高、最宏大的建筑,一层架空为步行街通道,顶部为中国宫殿重檐歇山顶风格 。二层的戏台偶尔上演《群英会》、《孔明吊孝》等经典川剧三国戏 。描眉画眼、衣袂飘飘,演员在戏台上唱起历史的过往,高腔一拔,才子佳人,王侯将相……
《诸葛亮传》中“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的“损益连弩”是诸葛亮晚年发明的一种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的连弩,因体积、重量偏大,多用于防守城池和营寨 。这种冷兵器时代的“机关枪”在锦里古街得到传承和发扬,一家叫做“诸葛连弩”的射击店引来很多年轻人一试身手,三国时期的军事思想随之流转 。
“张飞牛肉”店里居然真有一个张飞打扮的汉子,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相传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时曾大摆宴席,张飞不仅是一位屠夫,而且是一名烹饪高手,他卤制的牛肉面黑心红,味美可口,得到两位义兄的一致称赞,便有后人借用“张飞牛肉”的名号来推广自己的牛肉制品 。
文章插图
川西民俗活色生香
锦里古街的生活是“巴适”的 。茶坊、餐厅、咖啡厅、酒吧一应俱全,夜幕刚刚降临,老板们便张罗着将木制的桌椅摆在门口 。年轻人三五成群,或饮酒、或品茶、或啜着浓浓的咖啡,过滤掉都市生活的烦恼,轻轻柔柔地诉说着自己的心事 。
相对于本地居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更容易被街道旁的民俗展示所吸引 。蜀锦织造、面塑泥人、吹糖人、勾勾针、糖画、蛋壳画、木刻画等,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每完成一件作品都会引来围观者的一阵叫好 。
有人说“吃在中国,味在成都”,锦里好吃街足以让所有美食爱好者为之疯狂 。短短百米的小巷里汇集了各种四川特色小吃:肥肠粉、三大炮、担担面、糖油果子、锅盔、钵钵鸡……
其中,三大炮的制作过程最具表演性:一张木板上,摆着12个铜盘,两两相叠 。一个身强体壮的汉子,从锅里扯出一把糯米糍粑,分摘三坨,被依次抖出来 。三坨糍粑从木板上弹跳而过,木板带动相叠的铜盘发出“砰、砰、砰”三声响,如炮声然 。跃进黄豆面簸箕里的三个糍粑团拣为一盘,浇上红糖,撒上芝麻,即为四川名吃“三大炮”了 。
锦上添花、里藏乾坤的锦里古街是闲适的、家常的、草根的 。任何一个游客,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心神疲惫,只要走进古街,都会被扑面而来的川西民风熏醉 。丢掉行囊,泡一杯花茶、吃一碗张飞牛肉面,便融入了周围的闲适与欢腾 。
- 成都民间杂技高台狮子
- 成都曲艺与美食
- 四川成都易老妈蹄花的来历
- 成都白家肥肠粉
- 场 成都古陶窑址:琉璃厂
- 成都洛带镇古镇及旧时会馆
- 成都温江陈家桅杆
- 成都东大路 逐渐逝去的古道
- 成都杜甫草堂
- 川西第一道观:成都青羊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