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俗称设宴席寿庆都为“办桌” , 赴宴席为“吃桌” 。
以前 , 大凡婚娶寿庆都“办桌” , 有些富家连丧事也“办桌” , 所以 , 宴席名称繁多 , 有“娶新娘桌”、“生日桌”、“会亲桌”、“请女婿桌”、“母舅桌” , 生孩子有“满月桌”、“席晬(周岁)桌” , 华侨回乡有“洗尘接风桌” , 华侨出国有“送顺风桌” , 人死有“功德桌” , 等等 。
不管“办桌”请人或“吃桌”给人请 , 内中都有些规矩礼数 , 就是礼俗 。
婚娶寿庆宴席摆设在大厅中正堂;丧事桌不上厅堂 , 随便摆在门外旷地或地板上席地而坐都不会计较 。
一般每桌坐8人、10人、12人 , 忌坐9人 , 因“九”与闽南方言“狗”音同 。一般宴席有12道菜 , 或16道菜 。“会亲桌”及“女婿桌”24道菜 , 称“廿四味”(八封、八炒、八汤) 。绝对不能6道菜 , 因俗称是为临死(刑)之人“辞生”的 。
【晋江 “吃桌”礼俗】坐位也讲究礼节 , 入席时按长幼尊卑亲疏排座次 。
如何区别席位的大小呢?在厅堂向大门的左边*厅后的第一桌为首席 , 左边北第一位为大位 , 是母舅坐的 , 即所谓“天顶天公 , 地下母舅公” 。
宴席开始 , 每道菜第一要先端给母舅桌 。
上菜的次序 , “十里不同风 , 百里不同俗” , 如东石、安海等地第9道菜忌上心、肝、肚、肠 , 避嫌“狗心狗肝”或“狗肠狗肚”;“见鸡飞 , 见鳗趖”就是端上鸡或鳗时 , 客人就起位离座 , 准备回去 , 这时主人就要上前劝坐 , 经一番礼请后才“安定”下来 。这种礼数是指吃“会亲桌”或“女婿桌” , 一般情况没有这礼俗 。
“吃桌”时也要懂得用筷的规矩礼节 , 要做到“八不”:
不用“过山筷”(伸长手去夹对面人面前的菜);不“乱筷”(用筷子在盘里挑肥拣精翻菜);不“盯筷”(手拿筷子目光直盯着菜盘);不用“半路筷”(用筷夹来食物又放下 , 另夹其他菜);不“惰筷”(停筷时筷尾架*在菜盘边沿);不“泪筷”(夹有汤的食物时汤汁不滴在桌上);不“捡筷”(筷子掉在地上不能捡起再用 , 要向主人重要一双);不“指筷”(手拿筷夹菜时食指不能翘起指向别人) 。
宴席中 , 若不慎将汤匙或碗碟打落撞破 , 要说“落地开花、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 , 不能喊“破了” 。主人为客人斟酒时瓶口要对着客人 , 要倒八分 , 所谓“七分菜八分酒” 。
旧时 , 最后一道菜应是“包夹肉” , 那叫“孝子包” , 是要让大家带回家孝敬父母的 。现在 , 这礼俗少了 , 改用整条蒸鱼 , 叫“有头有尾” 。
- 台湾民间吃桌风情
- 如何在EXCEL中快速输入时间-“时分秒”?
- 齐鲁民俗:冬至“数九”喝碗“老母鸡汤”
- 胶东烟台栖霞民俗:正月十五元宵节“送灯”
- 客家惊蛰民俗:打小人
- 客家正月十五民俗:吃咸汤圆
- 客家元宵民俗:偷青
- 湖北黄石的春节习俗
- 陕西石湾二月二“公鸡会”
- 客家打斗肆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