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的春节习俗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各个地区都有着不同民族风俗,不同民风民俗可以很好地体现出一个地域的传统文化 。黄石的春节,便别有一番风味 。
【湖北黄石的春节习俗】 黄石的春节,现如今基本是从腊月三十除夕夜开始的 。为了做好一年的团圆饭,在这之前,人们早已准备好了年货 。腊月三十,黄石人最重视的节日,俗称"过年" 。这一天,全家欢聚一堂,吃一顿丰盛的团年饭 。年饭一般要用"三全"(全鸡、全鱼、全鸭)、"三糕"(鱼糕、肉糕、羊糕)、"三丸"(鱼丸、肉丸、藕丸)等 。近年来人们又在桌子中间置一火锅,热气腾腾,更增添了节日气氛 。开饭时间多在天黑之前,也有在晚间的 。吃饭前,人们先在门外点一挂鞭炮(现已禁鞭),放完鞭炮即关上大门准备开饭 。在大家围坐饭桌之前,守旧规矩的人家还要先祭祖,摆上几副碗筷请祖宗入席 。祭祖仪式之后,大家才开始上桌吃饭 。鱼这道菜是不能不吃的,以祈年年有余 。家人边吃边谈,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
到了“春晚”开始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看春节联欢晚会 。到了十一点钟左右,街上就不知哪家哪户,带头放起了鞭炮,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四面八方都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天上更是闪烁着丛丛烟花,天空都被照亮了 。黄石这个一直平静的城市如今也是掀起了滔天巨浪,整个城市沸沸洋洋的,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脸 。这当真和王安石说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鞭炮声一直持续到新年的钟声敲响,才渐渐平息,整个城市又慢慢归于平静 。
大年初一,本来一片寂静的城市,又被 一阵阵鞭炮声吵醒 。人们纷纷起床,准备好后,带着小孩子到各个亲朋好友家里拜年 。虽说要到处奔波,但孩子们也很兴奋,毕竟那个亲威不会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呢?孩子们一个个拿着红包,吃着糖果,双脚再累,脸上的笑容也是甜的 。真是“只要肯给‘压岁钱’,‘加班加点’无所谓 。”恐怕这一天才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 。
大年初一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昨夜燃放的鞭炮,不过有个说法,这大年初一的鞭炮扫不得,不然就会把一年的财运给扫走了 。过年期间,街道上时不时会有几个玩龙的队伍,出来耍闹一番,给新春佳节多添几分热闹的色彩 。
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 。旧社会人们要吃着美味的元宵,还要逛灯会,看花灯 。乡村到了这天,孩子们要把自己做的各种各样的灯笼点燃,举着灯笼从村头窜到村尾,从村东跑到村西,给每家每户拜年 。而几十年后的今天,人们一样吃着元宵,但没有花灯可看了,人们聚集在空旷地放孔明灯 。放孔明灯时,人们会在孔明灯上写下美好的心愿,为来年许下一个心愿 。人们把新的一年里美好的愿望寄托给孔明灯,都希望心愿成真 。人们接二连三地放起了孔明灯,抬眼望去,天上那火红的孔明灯胜过天上的繁星 。
如今的春节,虽然少了几分代代相传的古老“年味”,却多了一分当代社会的气息,让人们时刻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昌盛 。
除夕:
男人:这天要把水缸挑满,保证3天有水用,这叫“福水长流,子孙富足”(有自来水后,该习俗无形废止) 。然后要收拾屋子,换春联,贴门神 。黄昏时开始祭社,过小年(腊月二十四)时请灶神 “上天言好事”,除夕时灶神已回来,欢迎他“下地降吉祥” 。
女人:不管多忙,到这天一定要做好全家人的新鞋,这叫“过年穿新鞋(Hai),喜事一起来” 。然后要将牲畜喂饱,嘱咐狗不要乱吠,以免吓跑财神 。
年饭:
先放鞭驱邪,天亮前吃年饭,“越吃越亮”,吃时鱼不能动筷,要“年年有鱼(余)” 。其间长辈给晚辈“压祟”钱(今之压岁钱其实是讹传) 。
守岁:
年饭后全家围炉喝茶聊天,据说这天如果午夜前入睡,鬼魂就会附体 。守岁时家里灯都要亮着,午夜一过,家家鞭炮齐鸣(武汉1994年开始禁鞭) 。
初一:
听动静:五更时鸟雀鸣叫则主丰年,群狗乱吠则主乱象 。观天色:风宜北,谚曰“北风吹到南,无钱也去担,南北吹到北,有钱也没得” 。
出方: 初一起来,衣冠整齐,以酒酹地,拜天地家神,年幼拜尊长,然后燃鞭出门,向喜神方拜,称为“出方” 。
头三天:
接年饭:头三天不能煮生米,要吃过年时吃剩的饭菜,企盼“有吃有剩” 。后来演变为家家煮面条、豆丝、糍粑当顿 。不能向外泼水,也不能扫地,以免走了“财喜” 。拜年: 初一拜父族,初二拜母族,初三拜妻族,否则就是“欺祖灭伦,宠妻灭母” 。初三以后拜亲友要先拜那些比自己有钱有势的,这叫“人往高处走”,否则便一年走下坡路 。送年: 初三后可继续拜年,但要开始焚香敬神了,各寺僧侣出来沿家收年饭,施主们都不吝啬,谓之“越把越有,富贵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