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联系感情的方式大多借助于传统的唱歌对调方式 。在傈僳族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一个好嗓子,休想找个好媳妇 。”可见,唱歌对调在青年男女婚恋生活中多么重要 。青年男女通过逢年过节、参加婚礼、庆贺丰收、社会集会、生意往来以及串姑娘等活动,认识了对方,并产生了爱慕之心,就可以寻找机会与对方对歌 。
傈僳族的求爱方式还有很多种 。比如“江沙埋情人”就是傈僳族男女求爱最古老的方式之一 。“盍什”节来临,福贡一带的傈僳族青年纷纷来到宽阔的怒江沙滩上,用口弦、琵琶、“地里突”(竹笛子)等乐器伴奏起舞,交流感情 。三五成群,无拘无束,寻求配偶 。
一旦心灵相通或者平时就已相识,愿结为伴侣,男青年便在沙滩上挖一坑,约上要好的几个同性伙伴,将意中人抬到沙坑里,用细沙埋在身上 。之后,伙伴们迅速离去,男青年马上将沙土刨开,也就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 。别看姑娘们平时温柔娴静,而这时却泼辣大方,往往七八个人统一行动,用偷袭的办法又将男青年连拉带推地埋入沙坑,任凭男青年体魄强壮,也难逃这一情场闹剧 。
“江沙埋情人”还包括射弩,男青年常以高超的射弩技术赢得姑娘的爱情 。射弩场上,人们围成了半圆,争相观看爱情之箭的精彩表演 。只见姑娘头顶一个盛满大米的木碗,米上放一只鸡蛋作靶子 。男青年站在四五米外,不慌不忙,弩箭搭弦,瞄准发射 。“嗖”的一声,顷刻,鸡蛋破裂,蛋汁飞溅 。顿时,场上爆发出一片掌声 。在这惊险的动作之中,一是显示男青年的射弩功夫,二是考验姑娘对男青年的诚意 。
当然,有的男青年射弩没有把握,宁愿射不中鸡蛋,也不愿伤了心爱的人,只不过让人说不够勇敢强悍罢了,这并不影响他们结为伴侣 。射弩完毕,取闹的青年人便捧来竹筒酒(也称同心酒)让对对情人喝干,以定终身 。人们边喝、边唱、边舞,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 。
吹树叶是呼唤情侣或通知对方自己有事不能前往,傈僳语叫“师前木” 。在参加婚礼的宴席上把筷子交叉起来或倒置搁在碗上,筷子头表示幽会的方向 。在公众场合则打暗号说今晚要到某村某寨赴约,其实就是通知情侣到哪里去幽会 。
这些暗号都是以前的一些传统做法,现在随着男女交往的开放,已经不多了,但偶尔也有这样古老的暗号出现 。
“俄勒”:缀满爱的头饰
聚居在福贡、贡山一带的白、黑傈僳族,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已婚妇女则多喜欢头戴珠帽“俄勒” 。“俄勒”是用珊瑚、料珠、海贝、小铜珠编织而成的 。
具体制作方法是:
先选十几个直径约两厘米的白色海贝片,把它们钻出小孔,用线平穿成一个能套住后脑的圆套 。海贝圈上半部分的贝片下面系上一个小铜珠,然后再将小铜珠横穿成串 。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以脑后海贝串、额前铜珠串为上下两边,以红白两色珊瑚、料珠串为中心的帘式、半月形珠帽,戴在头上正好能将头颅和两侧耳鬓罩住 。
傈僳族女人们戴上“俄勒”,头顶上的片片海贝如同银月高悬在上,下面的串珠,宛如众星捧月 。最下端的铜珠,嵌在前额,金光闪闪,给人一种华美、尊贵的感觉 。
关于“俄勒”,傈僳族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远古时代,有一年天气大旱,河水干涸,庄稼枯焦,饥饿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 。有一对傈僳族男女青年受米斯神的指点,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了家 。男的撵山打猎,女的管理家务,两人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 。尽管两人勤劳耕作,但生活仍十分艰苦 。
傈僳族主要聚居于滇西、滇西北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两岸的河谷山坡地带 。过去因所穿麻布衣服的颜色不同,又分为白傈僳、黑傈僳和花傈僳 。傈僳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联系感情的方式大多借助于传统的唱歌对调方式 。在傈僳族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一个好嗓子,休想找个好媳妇 。
男青年所穿简陋的兽皮衣服,已无法蔽体、御寒 。姑娘看在眼里,疼在心头 。于是决心要给小伙子织做一套舒适合体的衣服 。她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荨麻,之后便不停地撕麻、煮麻、漂洗、捻线,不知经过多少日日夜夜,终于织成一件横纹麻布长衫 。
【僳僳族奇特风俗 古老的求爱方式】 看到心爱的姑娘为了自己不辞辛劳,而阵阵山风袭来,她被吹散的发丝不时挡住视线,刺得她眼睛常常流下泪水的情景 。小伙子暗想,能不能制作一顶帽子,拢住姑娘的乌发呢?一个明月高悬的夜晚,他望着天空,幻想着如果能用月亮一样洁白、光润的东西做成一顶帽子,把姑娘打扮得象月下的青山,该多好!
于是,他踏遍千山万水,终于如愿以偿地在唐古拉山脚下找到海贝,用姑娘搓出的麻线,把磨好的海贝片和白色、红色的树果子穿成串,做出了一顶美观大方的“俄勒” 。一个丰收的中秋之夜,小伙子捧出“俄勒”,伴着月光,戴在姑娘的头上 。姑娘取出长衫,披在小伙子的身上 。二人情深意绵,终于结成终身伴侣,生儿育女、繁衍子孙 。
从此,谈情说爱的傈僳族小伙子就必定要做一顶“俄勒”,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做为定情之物 。姑娘也要亲自织做一件长衫,回赠自己的意中人 。这种习俗世代相袭,一直流传至今 。
“嚼烟”与“贴面酒”
傈僳族男女都有嚼烟与饮酒的习俗 。客人来了,要敬送烟丝;男女寻求伴侣要丢烟丝盒为信物 。可见烟丝在傈僳族人生活中的位置 。
嚼烟时,先将烟丝放入口中,然后放点由槟榔根、李子树皮,栗树叶一起熬成的黑色胶状物质和熟石灰慢慢咀嚼 。不久,口唇就象抹了椰子红 。如今,一些女性认为,嚼烟有失大雅,戒烟逐渐成了她们的自觉行为 。
“贴面酒”,也叫双杯酒和同心酒,是傈僳族男女社交场面的一种嬉戏趣闹的方式 。他们常把自己酿的浓度高的酒藏与家中,留作款待客人 。至于宴会歌舞较大的场合,则往往饮临时酿制的水酒,以免喝醉 。傈僳族饮酒时所的盛器,较原始的是竹筒,现在有时用陶瓷器皿 。
饮酒时,主人取一竹筒酒,与客人脸贴脸地一同喝光,不得有酒溢流滴地,否则就要从头来过 。饮“贴面酒”是绝对不避男女之嫌的,夫妻同宴,丈夫与其她女子贴面而饮,妻子也与其他男子来个“双杯尽”,这都是正常的现象 。
- 玛丽玛萨人简介
- 维西同乐村:藏在深山里的傈僳族古村落
- 帕劳奇特的风俗 脖子上的女人钱
- 闽台奇特的结婚习俗
- 奇特的问卜 掷筶杯
- 珞巴族奇特的鬼神禁忌
- 奇特的羌族“萝卜寨”习俗
- 怒江傈僳族澡塘会
- 杜尔伯特蒙古族的奇特婚俗
- 水族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