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羌族“萝卜寨”习俗

汶川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脉和邛崃山脉分别位于县域东北与西南部;岷江及其支流杂谷脑河、草坡河、寿江为境内主要河流 。这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羌文化发源地 。羌族是世界历史上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炎帝神农所属的姜姓氏部落,即已成为人类最早进入农耕文化的部族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进程中,羌族创造了辉煌独特的羌文化,并构成了华夏民族和藏缅等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至今天,仅存在四川岷江流域的羌民族还保留了许多先辈的文明 。历经千年的羌寨、碉房和邛笼仍在雪山下矗立;被称为“世界桥梁先驱”的悬筒和溜索仍在峡谷上空摇荡;没有文字记载的羌族文学仍在老人的口中说唱传承 。
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是现代羌族的主要聚居地,其余散居在阿坝州松潘、黑水、九寨沟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平武县,成都市都江堰地区、雅安地区,贵州省江口县、石阡县,甘肃南部、四川西南、云南部分地区,现有人口约32万 。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有羌族族称以及最具有传统文化历史的一支,与汉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等为兄弟民族,皆出自古羌 。
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且比较成熟的文字便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中有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即“羌”,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 。《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 。”羌,属他称,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氐羌族群绝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他们有不同的语言、服饰、习俗等,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
史书记载古羌人是三苗之后,《诗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 。”《史记·五帝本纪》云:“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 。”《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 。其国近南岳 。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 。”
史料记载,仰韶文化末期(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中游出现了炎、黄两大部落 。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不同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 。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 。《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 。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炎帝属古羌族部落,部落众多 。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部落大部分与黄帝部落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今汉族的先民) 。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汉藏语系汉族、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先民,如藏族、彝族、纳西族等等 。
约公元前2100年,善于治水的古羌后裔、华夏族人大禹继任部落联盟总首领 。他专心治理水患,疏通了九河,战绩显赫,民间还有大禹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传呢!大禹王后来破除了“禅让制”,传位于其子启,史称“夏启” 。启即位后联合诸部落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县治城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正式的国家,历传500多年 。
奇特的“萝卜寨”习俗
羌族聚居区处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这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 。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故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 。羌区境内有岷江、黑水河、杂谷脑河、青片河、白草河、湔江、清漪江 。这些河流水势湍急,自然落差大,是修建水电站的理想之地 。
萝卜寨因地处高山,这里的羌文化因为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一直保持着很古朴的“原生态” 。这里还沿袭着千百年来羌家小伙与姑娘谈恋爱对唱山歌的习俗,每年羌族节日期间,寨子内的小伙姑娘们不仅深情对歌,还和村里人一道围着火塘跳锅庄舞,吃着大块肉,喝着自制的米酒,吹着羌笛、唢呐、口弦琴,打着羊皮鼓,通宵达旦,其热闹的场面充满了浓郁的西部羌民族特色 。羌族的服饰,多以自产的火麻经加工后纺线织成,俗称“麻布衫”,或以牛羊毛吊线后织成,俗称“毪衫”,亦有布衫,以青色为多 。腰间男束腰带,女束花围腰,外着无袖羊皮褂子,穿草鞋或“云云鞋”(羌族绣布鞋) 。
由于现在受外面世界的影响,现在萝卜寨里的一些羌族年轻人,平时也着汉装了 。羌族的挑花、刺绣工艺精湛,早在明清时,就已普遍盛行 。萝卜寨的羌族妇女,从小就受到挑花和刺绣工艺的训练,常在耕种劳动之余,从事纺线、织麻、挑花、刺绣等活动 。她们用五色丝线和棉线,信手挑绣出色彩绚丽的几何花纹、栩栩如生的各种花卉和动物等 。
当地称女人为“包帕子的”,女人一般在家织布、做饭、养牲畜;称男人为“顶帕子的“,意思是顶大事的 。农闲时节的羌寨,青壮年男人们大都外出揽活,女人们则搬出针线筐做刺绣 。每当这个时候,寨子里的晒台上、门槛上就坐满了忙忙碌碌的绣女 。羌民生活在山中,住所大都在山上,被人们称为是生活在云彩里的人 。云给了他们灵感,能干的女人们将云绣在鞋上(还有袖口、衣襟、裤管、头帕),将云踏在了脚下 。就连寨子里已经不穿传统服装的男人们,也无一例外穿着云云鞋,艳丽精致的云云鞋在男人们的蓝黑汉服下面非常打眼,给英武的羌家汉子平添几分儿女柔情 。
寨子里每个家庭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又是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还工互助”是寨子里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哪家有事情全寨的人都来帮忙 。结婚、丧葬、修房子是一个家庭的大事 。每遇这样的事首先找本姓的族人议事,再告知全寨的人,一个家庭最少要出4个工(一个工是一个家庭要来一个人帮一天忙),没有任何代价和报酬 。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会有人偷懒、溜号 。这种情况在所有的羌寨都一样,不同的地方在于一个工的算法上 。
能歌善舞的民族
悠久的历史与长期闭塞的生活环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朴厚重的古代遗风 。我国古代最早产生的两种文学形式是古代诗歌与古代神话 。据有关研究者考证,这两种文学形式至今在羌族民间仍有巨大影响,而且传承着不少优秀作品 。羌族的男女老幼大都会唱民歌,歌词多为4或7个音节一句,类似于汉文中的四言诗与七言诗 。从内容来说,有苦歌、山歌、情歌、酒歌、喜庆歌和丧歌等 。羌族神话著名的有《开天辟地》、《山沟和平坝的形成》、《造人类》、《斗安珠和木姐珠》等,其中所说的姐弟成婚、射落8个太阳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原始社会羌族的生活 。
羌族乐器中最著名的首数羌笛,这在很多古籍中都有记载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羌笛三孔”;马融《长笛赋》言:“近世双笛从羌起”;唐代《乐府杂录》载:“笛,羌乐也 。”可见其历史久远 。近代流行于四川羌族地区的羌笛,管身竹制或骨制 。竹是岷江上游的油竹,削成方形;骨是羊或鸟的腿骨 。今羌笛管长17厘米,直径1厘米,单簧,双管,竖吹,六声阶,多独奏 。音色明亮柔和,哀怨婉转,悠扬抒情,牧人常于山间吹奏自娱 。古羌笛既是乐器,又是鞭竿,因有“吹鞭”之说 。
民间舞蹈主要有“跳沙朗”(羌族锅庄舞)、“跳盔甲”(又名“铠甲舞”)、“跳皮鼓”、“兰干寿”等 。“跳盔甲”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祭祀风俗舞,过去多在有战功的将士葬礼上跳 。数十个舞者身披生牛皮铠甲,头戴插有野鸡翎和麦秆的皮盔,肩挂铜铃,手执兵器(多为长刀),分列对阵而舞,吼声震天,威武雄壮 。把勇武不屈、豪放豁达的民族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使粗犷淳朴的古代民风跃然再现 。
羌族舞蹈手臂动作较少,腿部动作较多,小腿灵活、敏捷并形成“胴体的轴向后转动韵律和上身倾斜转动的拧倾韵律” 。这种舞蹈动律是随舞者移动重心,胯向两侧斜前方顶出中形成的,重心在出胯一侧的腿上,膝部微屈、相靠、腰胯以上至肩部(胴体)作轴向的环动,上身微拧倾,从而形成“S”型的优美体态 。这种别致的动态和韵律,即前述羌族特有的“一顺边”之美,它贯串于所有的舞蹈形式之中,尤以“沙朗”表现得最为突出 。羌族长年生活在特定的高原环境,人们为适应山地环境所进行的劳动方式和行动往来的体态,逐渐升华为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 。
【奇特的羌族“萝卜寨”习俗】研究者认为,羌族民间舞蹈多和民俗活动相结合,一般无乐器伴奏,舞者边歌边舞,或以呼喊声、踏地声协调表演 。动作没有严格地规范,变化比较自由,形式古拙,风格质朴,生活气息浓郁 。羌族民间舞蹈基本上是集体表演形式,参加人数不限,围着火塘或在院内成圆圈进行 。在不同节日或礼俗活动中,有相应的舞蹈和歌曲,歌曲名称即该舞蹈的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