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指路碑

湘西土家族地区,随处可见的指路碑又叫“令牌碑” 。
【土家族指路碑】“令牌碑”,是一种长条形上园下方的碑石,酷似县太爷在大堂上使用的令牌,故尔因形得名 。世界上万千碑石,除指路碑外,其他均不归活人享用,因为指路碑是专为活人树立的 。此话怎讲?自古以来,湘西有个世俗,若某家小孩多灾多病,养育不顺,父母凝有鬼神相缠,务求其解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十字路口立一碑石,并标明东走通达何处,西行抵达何方,南走可通某寨,北去可至某村 。正中两行大字:“长命宝贵,易养成人” 。此碑专为外乡行人指点迷津,是一种行善积德之举 。说来也巧,凡是照此办理的那些人家,小孩子百病消除,百养百顺 。
指路碑,不是今人的新作,而是古人的发明 。它源于何时,没有相关记载,已无法考证 。相传产生于渔猎时代,是土家先民在渔猎阶段中一种生产劳动的产物,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
五千年以前,土家部族的先人,在茫茫丛山中行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工具落后,可以想象那是一种多么维艰的生计 。先人们,不被恶劣的环境怕屈服,而是根据劳动实践的需要,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不断总结升华自己的劳作技艺,探求一切可能取胜的途径,指路碑便是在这种情形下出现的 。
一个千百人成群的大部族,潜入到树木茂密的林海中狩猎,所面对的猎物,多半是猛虎、狮子、蟒蛇等凶类,没有精心的联络与部署,成功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联络手段要高妙 。指路碑正是行猎人在猎场上的一种联络暗号 。
当年古人的行猎,没有规范的语言,但实际上在狩猎过程中,已有明确的分工 。部落长根据操作需要,从部族中安排了一部分人守卡,一部分人查脚迹,一部分人围追猎物 。其间,最关键的问题便是信息 。比如,查脚人发现一支猛虎朝东方行走,他捡起一规石板放在交叉路口,将有尖子的一头指向大虎行走的方向 。或者正朝东方行走的猎物突然又转向南方行走,查脚人发现又以同样的方法,将再度摆放的规石板指向南方 。
如此,后面跟上的围山队伍就按照规石板的指向追击猎物 。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取得了打猎胜仗 。之后,由于猎狩过程中,常有横在叉路口的规石板信物被人畜绊动而无意改变了方向,致使行猎队伍跟丢猎物而导致全场失败 。所以,在无数次失败后,人们才将规石板竖起来,深深立在叉路口,并在上面用炭石画上箭头,指明猎物的走向 。
猎区的人们,是极富灵感的,他们在社会进入文明阶段之时,又一次创造性地把“指猎石”变成了现在的“指路碑” 。很明显,这是土家族先民猎俗遗风的再现,有了它,我们的后辈子孙才能绕过无数迷津,而一代一代地跨入历史旅途的康庄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