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的威信与“网友说”的清誉

“在日益增长的对知识信息的开放性追求下 , 反‘专家建议’不仅是一次突破精英陈旧知识体系和信息茧房的有效实践 , 也是一次互联网语境众声喧哗的印证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ID:covricuc) , 作者:妙哇种子 , 原文标题:《“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专家说”的威信与“网友说”的清誉》 ,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专家说”的威信与“网友说”的清誉
文章图片
“建议年轻人不要在通勤上花时间 。 ”
“专家不建议多用空气炸锅 。 ”
“专家建议买房月供不超过收入一半 。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 “专家建议”指导着网友的现实生活 , 从吃饭喝水到结婚生育 , 专家群体神秘而权威 , 成为许多媒体的“座上宾” 。
然而 , 近日几条专家购房建议齐上热搜 , 从“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专家称买房比租房划算”到“专家称今年6到10月是购房好时机” , 互相矛盾的专家言论招致网友吐槽 ,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词条迅速冲上热搜第一 。
“专家说”的威信与“网友说”的清誉
文章图片
(热搜第一)
其实 , 网友对专家们的不满积压已久 , 随着专家建议越来越事无巨细的管制 , 这届年轻人产生了逆反心理 , 而过往社会事件中一些不当的专家言论也使其逐渐丧失权威、遭受质疑 。
“专家”形象在知识权威的反叛大旗下 , 一步步变成了纸片人“砖家” 。 在“苦专家久矣”的一面倒声讨中 , 专家权威究竟是如何丧失的?在信任危机和媒体呈现的困扰背后 , 专家和公众又该如何相处?
一、话外音:“何不食肉糜”的专家们
不难发现 , 频上热搜的并不是专家本人 , 而是一条又一条挂着专家称号的建议 。
从“专家建议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到“专家建议买房月供不超过收入一半” , 这些被群嘲的建议大多是关注当代年轻人吃饭、喝水和睡觉的日常话题 , 好像专家们在试图“走下神坛”主动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 却最终带来了“家住海边管得宽”的违和感 。
“专家说”的威信与“网友说”的清誉
文章图片
(部分网友的评论)
这份违和感或许来源于我们对专家身份的想象 。 在过去 , 专家体制是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决策制定的重要机制 , 专家是权威和绝对信任的代名词 , 经过专家参与的决策必然促进社会获得进步和发展 。
因此 , 在大众心里 , 专家属于社会严肃话题 。 然而 , 在网络平台上 , 专家们开始尝试参与个体吃饭喝水的鸡毛蒜皮、试图指导个体的生活选择 , 某些正确的废话变成了金口玉言 , 专家身份在想象的设定中脱缰 , 属于专家的力量和权威性也被逐渐消解 。
“专家说”的威信与“网友说”的清誉
文章图片
(DT财经对“专家建议”关键词的汇总)
除了一些看似接地气的废话文学 , 还有些建议仿佛在云端俯视 , 未曾深入年轻人的实际生活 。 经济学家许宪春曾在访谈中谈到如何解决疫情下普通人收入减少的问题 , 他谈笑间给出的两个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第一 , 可以用自己的私家车拉活 。 第二 , 可以把自己闲置的房子租出去收房租 。 许教授的言论没过多久就登上热搜 , 立刻引发舆论热议 。
现代版的“何不食肉糜”在专家身上上演着 。 从“经济学家建议年轻人别在通勤上花过多时间”到“专家建议买房月供不超过收入一半” , 专家并不考虑大城市租房成本、个人经济能力等问题 , 他们好似生活在精英世界中 , 不需要面对买房租房、996、就业困难等问题 , 凭借自我的经验和认知指导着年轻人的生活 , 自然不会被大众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