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的威信与“网友说”的清誉( 二 )
琐碎的家长里短消解专家权威 , 居高临下的姿态单向训诫公众 。 年轻人们并不是反感提建议的人 , 而是在反感这些脱离实际的话语 。
【“专家说”的威信与“网友说”的清誉】透过这些言论 , 公众看到想象中的精英:一个住在学术的象牙塔、囿于学科领地 , 并被自己的智慧蒙蔽双眼的专家形象 , 他们高高在上不愿俯看下情 , 一边建议但一边又完全不知道真实的个体境况 。
上帝视角又何尝不是一种井底之蛙的狭窄?深入个体的调查和理论研习同样重要 , 尤其是面向社会与公共部门的专业人士 。
处于公众和政府之间的专家们 , 拥有话语权的同时也需对言论负责 , 而非通过“何不食肉糜”的建议增加大众的生活压力和负担 , 让专家发言成为物欲社会下年轻人耳边的聒噪 。
二、第三方:媒体审美下的头衔泛滥
在网友们戏谑的“建议专家不要建议”言论下 , “专家”演化成“砖家” , 正逐渐变成一个被污名化的标签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 “专家”这个词莫名让人反感 , 无论新闻内容如何 , 负面评论始终占据半壁江山 。
然而 , 在解读和审视这些专家建议时 , 我们是否真的仔细阅读了新闻内容 , 理解到专家的真正意图呢?换言之 , 网友眼中的“专家说”和实际上的专家观点是否存在着认知错位?
不难发现 , 在“建议专家实名制”、“建议专家责任制”的呼吁中 , 公众并没有反感某个具体的专家人士 , 而是从心底里质疑专家存在的正当性 , 与其说公众反感专家 , 不如说公众反感的是媒体呈现出的专家形象 。
真正的专家意见很少成为新闻 , 似乎只有哗众取宠的言论才能够带来流量 , 被群嘲的专家建议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 作为旁观者的网友 , 倾向于在“博眼球”的建议幸存者中构建专家形象 , 而忽视了千千万万淹没在互联网上的其他学者 。
这种构建既有媒体的推波助澜 , 也有互联网个体的审美原因 。
一方面 , 专家言论被媒体二次编辑 。 网友难以分辨新闻媒体中的专家是否真的是业界权威 , 也无法了解采访人员编辑和专家的认知差距是否会带来断章取义、逻辑错位的新闻内容 。
而作为公众、专家之间的传声筒和中介工具 , 媒体是无需担当传播专家言论的大部分责任 。 一些深谙“流量之道”的媒体循环印证着公众脑海里的刻板印象 , 甚而无孔不入的为增加新闻权威度频繁使用专家头衔 , 成为专家体制的风险制造者 。
就比如在“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热搜后 , “专家不建议多用空气炸锅”的新闻再度引发热议 , 媒体平台的评论区充斥着“下次别建议了”的负面评论 , 却无人发现视频中专家采访的音频被恶意拼贴 。
文章图片
(该新闻中的专家回复)
另一方面 , 严肃内容的公共议题已经无法掠夺人们的注意力 。 许多网友点开推送 , 浏览新闻标题 , 试图从十几个字的标题里阅读内容 , 他们的重点或许已经不是稍显宏观甚至枯燥的内容 , 而是建议本身的形式主义 。
公共言论似乎无法与碎片化的娱乐时间和解 , 严肃的社会问题难以在新闻媒体的短微博上得到充分解读 。 拿起板砖将专家拍成纸片人的不仅仅是网友的舆论审视 , 还有屈服于流量的媒体审美 。 一些建议的前后语境消失 , 专业化的解读没有被重视 , 相反那些只言片语脱口而出 , 被新闻媒体郑重其事地冠以“专家建议” 。
某种意义上 , “专家说”其实是“专家借着媒体说” , 甚至发展到“专家接着媒体说一句” 。 媒介看似自觉不自觉地站在专家体制的一边 , 为专家和大众之间搭建话语的桥梁 , 却在制造噱头、抢得先机中逐渐忽视了严肃社会议题背后的科学逻辑 , 致使专家地位逐渐尴尬 。
- 电池|国产给力!华为之后,OPPO系两款“亲民”款平板上线:价格是惊喜
- iphone13|广电5G资费或已确定打电话更实惠的192号会“香”吗?
- 马克·扎克伯格|“618”活动,小伙伴都在抢这两款手机,你呢?
- 中兴|两大老牌厂商PK,中兴和华为路由器谁更强?网友:我选“中国芯”
- 美院士没有说错,华为“破局”已成事实,美国封锁开始反噬美企!
- 高德地图|百度和高德地图一直都是免费用?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为它“交钱”
- Java|大数据“扫黄”来了,符合这类特征的,你可能“涉黄”了
- 小米科技|小米悄悄“上新”,512GB+2K三星屏,仅2899元
- 没想到|老乡鸡被曝“家丑”,IPO之路会否陡生变数?
- 蚂蚁集团2021可持续发展报告:重投“科技创新”、强调“开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