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无人机巨头转行造车,“不务正业”的大疆到底在想什么?( 四 )


两年后 , 斑马智行CEO施雪松、CTO黄佑勇、CFO凡莉先后离职 , 随后引入国投创新16亿外部融资摊薄阿里、上汽股权 , 后者更加是意兴阑珊 , 两家企业的第一阶段合作也以一种并不理想的方式走向结局 。 哪怕是如今再次牵手 , 外界对阿里和上汽的主导权之争还是充满遐想 。
对比之下 , 大疆在技术、资本甚至人脉资源上 , 和阿里、华为、小米、百度比或许都没有太大优势 , 但它还是有自己的优点:摆正姿态、找准定位 , 做好辅助者的角色 , 将其研发的智能驾驶系统当做是一项单纯的盈利业务 。
阿里造车多年 , 最受诟病的一点就是对造车计划介入得太多 , 希望借斑马系统切入潜力广阔的智能车联网市场 , 需要上汽的汽车为阿里的生态服务 。 但传统车企和互联网企业在经营理念、行业发展模式上都有很大差异 , 阿里在互联网市场屡试不爽的那一套 , 很难完全照搬过来 。
而一心扮演好供应商这个角色的大疆 , 或许会为它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
写在最后去年11月 , 成立仅仅9年的农业无人机制造商极飞科技宣布启动上市计划 , 已获得科创板受理 , 由申万宏源证券担任保荐人 , 拟募资15.09亿元 。
从体量和市场份额来看 , 极飞科技和大疆之间没有太大的可比性:前者市场估值约100亿 , 目前仍在亏损期;大疆则占据全球无人机市场80%以上的份额 , 估值高达1600亿 。
然而 , 在极飞科技申请上市的消息传出之后 , 市场也重新燃起了对大疆上市计划的讨论热情 。
可能有人会说 , 大疆已经错过了登陆资本市场的最佳时机:一方面 , 中概股当前行情并不好 , 大批独角兽推迟上市计划或面临上市即破发、估值大幅缩水的窘境;另一方面 , 正如前文所说 , 大疆也不是处在自己的最佳状态 , 现在亟需突破营收瓶颈 。 与此同时 , 资本对大疆的耐心也逐渐耗尽 。
【大疆|无人机巨头转行造车,“不务正业”的大疆到底在想什么?】或许对大疆来说 , 上市真的不是当前的最优选项 , 它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 比起融资上市 , 投入了大量心血的智能驾驶业务 , 才是帮助其摆脱焦虑的关键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