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无人机巨头转行造车,“不务正业”的大疆到底在想什么?( 三 )


但很遗憾 , 这些转型计划并不算成功——时至今日 , 消费级无人机依然为大疆贡献着近75%的营收 , 御MarVic系列、DJI FPV系列和晓Spark系列还是大疆最值得信赖的拳头产品 。
市场的变化不等人 , 感觉到危险在迫近的大疆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
所幸的是 , 在上面这么多个转型方向中 , 大疆还是准确地押中了智能驾驶这一条最有潜力的赛道 , 过去几年在默默积累经验和实力:
公开信息显示 , 大疆智能驾驶系统2018年便开始进行道路场景常态化测试 , 是第一批获得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的企业之一;2019年12月 , 大疆车载工厂正式投产 , 第一座车规级智能制造中心也宣告落成;此后几年 , 大疆主动走向市场 , 先后和大众、上汽通用等头部车企建立合作关系 。
如今 , 和宝骏合作的首款联名车型即将上市 , 对大疆来说又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时刻 。
但价值研究所认为 , 大疆现在还不能开心得太早——毕竟觊觎智能驾驶市场的互联网、科技巨头太多了 , 和它们对比大疆也并没有太大优势 。
在无人机行业独孤求败的大疆 , 或许马上就要解锁群雄割据、战国乱斗的新剧情 。
科技巨头齐聚智能驾驶赛道 , 大疆有没有胜算?这几年 , 互联网、科技巨头纷纷入局智能驾驶 , 赛道越来越拥挤 , 内卷也越来越严重 。 在大疆之外 , 华为、百度、阿里巴巴、小米都是这条赛道上的重磅玩家 ,它们的野心也一点都不比大疆小 。
和大疆一样选择与传统车企合作、提供技术和系统支持的有阿里和华为 。 目前 , 这两大巨头的造车计划也都走到量产阶段 。
先看阿里这边的情况 。 今年3月初 , 阿里和上汽合资研发的智己L7 Pro在上汽临港智能工厂正式投产 , 月底宣布正式上市 , 售价40.88万 。
定位高端市场智己L7 Pro此前已经在上海、伦敦和北美多个车展上露脸刷足存在感 , 直接对标蔚来ET7 。 而在合作研发智己L7 Pro的过程中 , 阿里主推的斑马系统和AliOS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这是其“互联网造车”计划的重要一步 。
华为这边 , 比阿里、大疆还要高调得多 , 去年至今已经有塞力斯SF5、问界M5、极狐阿尔法S、阿维塔11等多款关联车型引发市场热议 。 而当下最受重视的 , 无疑是和塞力斯联手打造的问界M5 。
在5月28日举行的第26界大湾区车展上 , 余承东再次为问界系列预热:


“问界M5纯电动版将于9月份上市 , M7将会是全球首个让领导、老板可以舒服休息、甚至超过所有豪华SUV、MPV的新车 。 ”
至于选择软件、硬件一手包办、亲自下场造车的小米和百度 , 虽然遇到的困难更多 , 但相关计划也在持续推进中 。
5月下旬 , 集度汽车CEO夏一平在微博上表示 , 集度已经着力生产线的铺设 , 量产所需的磨具、设备都在准备当中 , 他们“将打造首款汽车机器人” , 而概念车则按照此前的计划将在6月8日亮相 。
不过 , 这些巨头的造车计划仍受到诸多争议 。
和余承东一起出席大湾区车展的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就调侃道:

“听老余讲M7要超越百万豪车 , 我都想扔个鞋子上来 。 ”
虽然这只是一句戏谑 , 但也揭示业界对科技、互联网巨头下场造车长久以来、众多质疑的根源:胃口太大、定位不明确 。
比华为更典型的例子 , 是阿里巴巴 。
早在2016年 , 上汽就和阿里联手推出斑马智行 , 当时尚未退休的马云还亲自到场为双方合作研发的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站台吆喝 。
但不久之后 , 两大巨头分工不明确、目标不一致也缺乏主心骨的弊端开始显现:为斑马系统和AliOS投入大量资金的阿里需要通过开拓客源分摊成本、提高收益 , 上汽则倾向于打造开放性的智能车联网系统 , 不讲求短期收益 , 双方分歧日益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