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SAP、IBM、微软盯上的流程挖掘,能长出中国独角兽吗?| 36氪新风向( 二 )

被SAP、IBM、微软盯上的流程挖掘,能长出中国独角兽吗?| 36氪新风向
文章图片
企业实践与行业最佳实践对比图源:Celonis接下来 , Celonis会对企业进行根因分析 , 并依据预设的算法提供多项具体的行动建议 。 举例来说 , 这就像医生拿到化验单后确定病因并提出多项诊疗方案 。 而在“诊疗”阶段 , 企业员工只需在以下图为例的任务看板中 , 决定选用哪种预设好的标准化、自动化脚本解决问题 , RPA就是其中之一 。 被SAP、IBM、微软盯上的流程挖掘,能长出中国独角兽吗?| 36氪新风向
文章图片
企业员工任务看板页面图源:Celonis
可以认为 , 正是EMS的上线 , 帮助Celonis完成从体检中心到全科医院的角色转变 。 在商业标准上 , EMS的意义同样显而易见 。 从资产端 , Celonis的一位前高管表示 , 数据挖掘让Celonis达到10亿美元的ARR(年度经常性收入) , 而EMS决定了它能否做到20到30亿美元 。 也正在2020年中期 , Celonis改变了定价模式 , 将按流程定价的模式变为综合数据量和用例量等要素的定价模式 。 从最直接的财务表现上 , Forbes报道 , Celonis2021年的ARR很可能已超过4亿美元 , 而在2019年 , Celonis的ARR是1亿美元 。 虽然不确定Celonis当年是否达成了这样的成绩 , 但产品上的拓展也提振了资本信心 。 2018年Celonis宣布5000万美元B轮融资时 , 估值已达10亿美元 , 成为新晋独角兽 。 2021年6月 , Celonis的EMS系统上线近一年时 , 其完成10亿美元的D轮融资 , 估值达到110亿美元 。 如今打开Celonis的官网 , 可以看到一句醒目的标语——Werevealandfixtheinefficienciesyoucan’tsee 。 2020年之前 , X光机般的reveal功能让Celonis得以扬帆起航 , 2020年之后EMS带来的Fix功能 , 则是它冲上百亿美金的关键 。 Celonis的发展历程对国内厂商颇有借鉴意义 。 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Celonis , 国内厂商在借鉴Celonis的过程中 , 也逐渐走出了不同的路线 。 那么 , 国内都有哪些厂商在做流程挖掘呢?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被SAP、IBM、微软盯上的流程挖掘,能长出中国独角兽吗?| 36氪新风向
文章图片
条条路通流程挖掘尽管流程挖掘在国内尚处早期 , 但已涌现出了不少玩家 。 目前 , 国内赛道有5种不同背景的企业 , 分别是只做流程挖掘的厂商、从下游RPA向流程挖掘延伸的、基于上游数据能力切入流程挖掘的、另起炉灶跨领域来做的 , 以及闻风而动的大厂 。 被SAP、IBM、微软盯上的流程挖掘,能长出中国独角兽吗?| 36氪新风向
文章图片
36氪经公开资料整理
最重要的一类玩家 , 是只做流程挖掘的厂商 。 受海外独角兽Celonis的感召 , 其大部分成立于近三年 。 而尽管都想成为中国版Celonis , 但是各家的理解不同 , 也导致其路径有所差别 。 第二种是从RPA角度切入流程挖掘的厂商 , 其根本动因是以流程挖掘为获客工具 。 发展流程挖掘能力 , 补齐自动化闭环 , 已经在RPA赛道蔚然成风 。 在上个月发布的而在海外 , 流程挖掘和RPA厂商之间也在互相收购——2019年10月UiPath宣布收购荷兰领先的流程挖掘供应商ProcessGold;2020年10月Celonis收购RPA企业Integromat并推出EMS 。 一般而言 , 流程挖掘发现问题后 , 可通过流程自动化来解决管理问题之外的问题;具体的解决方式 ,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 其中比较常见且门槛较低的方式是 , 使用包括RPA在内的自动化工具 , 以提高流程中不同环节的效率 。 比如Celonis监测到企业某个零部件即将用完 , 可按算法自动触发采购流程 , 实现自动补货 。 对于甲方来说 , 流程挖掘发现问题 , RPA解决问题 , 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化闭环 。 与此同时 , 国内RPA厂商经过多年发展 , 正在面临增长瓶颈 。 发展流程挖掘能力 , 通过流程挖掘识别自动化节点 , 帮助甲方企业找到更多RPA的使用场景 , RPA厂商能够实现获客的目的 。 据2021年发布的《流程挖掘行业扫描》报告显示 , 78%的流程挖掘客户表示流程挖掘是实现RPA工作的关键 。 第三种角色是数据处理厂商 , 这类厂商更倾向与专门做流程挖掘的厂商合作 。 RPA是流程挖掘的下游 , 数据处理是流程挖掘的上游 。 流程挖掘的基础是对各个IT系统中大量流程节点的信息日志进行定向采集、清洗 。 因此相关厂商向流程挖掘拓展有着技术优势 。 目前国内已有炎凰数据这类数据平台 , 能够从异构大数据处理的角度 , 优化数据的抽取、转换、加载环节 , 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 。 当前 , 炎凰数据已经在和熵评独家排他合作 , 以提供数据能力的方式切入该赛道 。 第四种角色是跨赛道的玩家 , 其逻辑是以流程挖掘补充产品矩阵 , 打造第二曲线 。 不同的细分行业都有能跟流程挖掘结合的点 。 目前 , 跨赛道的玩家代表有IT运维厂商云智慧 , 其对标公司是海外ITSM运维厂商ServiceNow , 后者在2021年增加了流程挖掘和流程优化功能 , 从而提升了25%的系统整体价格 。 云智慧流程挖掘产品负责人汪博士告诉36氪 , IT运维主要指IT基础设施、IT应用、业务层面这三方面的运维 。 无论是哪种运维 , 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效率 , 而提升效率的重要手段是工作流分析 , 因此客户自然会有流程挖掘、分析需求 。 以IT服务场景为例 , 从产品研发前的需求提出 , 到产品的设计 , 到开发、测试 , 本身也是一个工作流程 , 也需要对这一流程进行挖掘、分析优化 , 从而提升效率 。 云智慧流程挖掘产品负责人汪博士告诉36氪 , 流程挖掘是云智慧在业务运维领域的主要发力点 。 在IT领域 , 重要的业务流程包括IT服务流程(比如事件管理、请求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等)、软件产品或系统的开发交付流程、系统迁移流程等 , 而绝大部分情况下企业对于这些流程运行情况的认识是片面的、局部的 , 因此需要流程挖掘技术的帮助 。 云智慧这类企业来做流程挖掘 , 优势在于天生具备行业Know-How , 更了解具体行业的特定需求 , 以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客户;劣势在于 , 相对于跟流程挖掘本身有关联性的RPA和数据处理 , 另起炉灶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精力 , 短期内并不一定是赚钱的生意 。 第五种角色是大厂 。 在国内 , 当一批创业公司轰轰烈烈投身到某一萌芽领域时 , 自然会吸引大厂的关注 。 一般而言 , 大厂要么自己造概念 , 要么在初创公司将市场炒热后 , 大量招兵买马 , 快速将该领域补齐 。 有从业者告诉36氪 , 华为已在研发流程挖掘相关的产品 , 将在一年内面市 。 换个角度来看 , 国内大厂正在等待创业公司进行市场验证 , 现在正是创业公司的窗口期 。 而大厂切入流程挖掘赛道 , 或许还会有更深层的原因——引导销售 。 放眼全球 , IBM、SAP、微软等超大型软件公司 , 也都在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补齐流程挖掘能力 。 望繁信索强告诉36氪 , SAP、IBM等老牌软件厂商 , 大部分软件不是订阅制收费 , 而是一次性采购后每年收少量维护费;又因为其软件质量足够稳定 , 客户没有更换、升级的需求 。 在数字化向数智化的升级过程中 , 这就产生了很多“钉子户” , 大厂无法从“钉子户”手里撬走更多的钱 。 SAP等给客户使用流程挖掘产品 , 通过客户的数据告诉客户流程的问题 , 并通过与最佳实践的对比 , 刺激客户对新系统的购买欲 。 这样看来 , 流程挖掘并不是海外大厂的售卖点 , 而是大厂的销售工具 。 总结来看 , 之所以国内可以出现“殊途同归”的盛况 , 是因为国内的RPA、数据处理、流程挖掘等能力 , 都不够成熟 。 在每个细分领域 , 都没有形成固定的格局 , 因此所有创业公司都有“借由流程挖掘”弯道超车的机会和希望 。 “大家现在都还在单点爆破的阶段 , 还没有到去打整合战这样一个阶段 。 ”一家国内顶级投资机构在采访时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