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成本仅为碳化硅10%,四代半导体材料距离商业落地还有多远?|36氪专访( 六 )


示范性应用起来后 , 大家觉得市场端没问题 , 就会开始批量生产 。 而批量生产的一个基础在于 , 供应链上游要供得上 。 器件制造的供应链是外延 , 外延的供应链是衬底 , 我们尽量从材料出发 , 团结更多的产业链公司和单位 , 共同促进氧化镓产业化 。
我们预计明年会出现一个真正杀手级的应用 , 最早可能出现在日本 。 我们认为 , 氧化镓的产业链马上要成熟了 , 有市场的未来和前景 。
36氪:在您看来 , 氧化镓最早会在哪个领域落地?在此之前整个产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许照原:我们认为最早可能会出现在快充和工业电源上 。 它的市场门槛比较低 , 不像汽车 , 可能需要拿很多资质 。 这些领域(快充和工业电源)属于你的性能ok、成本够低 , 就能用 , 且他们对可靠性有需求 , 而氧化镓的可靠性天然非常好 。
汽车会是它未来的爆发点 , 但不会是率先应用 。 其实和碳化硅一样 , 碳化硅最早是用在光伏逆变器、工业电源 , 直到特斯拉用到车上 , 它才爆起来 。 所以行里话叫 , “碳化硅摸着石头过河 , 氧化镓摸着碳化硅过河” , 碳化硅发展了40年 , 氧化镓用了不到10年的工夫就已经发展到了接近于碳化硅发展35年左右的进度 。
36氪: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和第三代存在合作可能吗?
许照原:会合作的 。 氧化镓和GaN的晶格失配很小 , 可以在氮化镓上长高品质的氧化镓外延层 , 有很多团队都在做这方面工作 , 也报道了非常漂亮的成果 , 只要氧化镓成本降下来 , 有成为继Si和蓝宝石以后的第三种平台型衬底材料的潜力 , 相当于可以借着氮化镓发展 , 这是一个可以合作的点 , 但会和碳化硅有一定的竞争 , 都在力争挑战硅基器件的传统地位 。
36氪:现在 , 第四代半导体氧化镓产业有何发展突破吗?
许照原:氧化镓的材料制备刚刚实现突破 。 如果我们把做器件、做应用比作炒饭 , 那前提是你得有米 , 之前这个米想把它种出来都非常困难 , 也就没办法大规模应用 。 目前一个比较大的突破是 , 我们找到了低成本制造氧化镓材料的可能 。
目前 , 市面上主流的能制备单晶材料的方法有导模法(EFG法)、提拉法、焰熔法、浮区法等 , 其中 , EFG法是当前唯一能制造大尺寸氧化镓衬底的工艺 , 已经有单位能根据该方法制造出6英寸的样品 。 几乎供应了全球100%的氧化镓衬底的日本NCT公司 , 采用的便是EFG法 。
不过 , EFG法需要在接近1800℃的高温、含氧环境下进行晶体生长 , 对盛放熔体的坩埚要求很高 , 需要耐高温、耐氧 , 还不能污染晶体等特性的材料 , 目前性能和成本比较合适的只有贵金属铱 , 但铱非常昂贵 。
业内一直期待无铱工艺的出现 。 我们2021年06月就在业内介绍了无铱法制备氧化镓方法 。 2022年04月 , 日本东北大学联合C&A公司也报道了无铱工艺的2英寸衬底 , 看介绍跟我们多种无铱技术路线中的一条异曲同工 , 能把价格做到跟硅和蓝宝石接近的价格 。 总之这种技术意味着 , 低成本氧化镓进入市场已经具备可能 。
36氪:那进化半导体的技术积累是什么?
许照原:我们的技术团队是非常资深 , 有一位核心成员是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专家 , 掌握很多技术 , 填补了多个半导体材料的国内空白 , 氧化镓产业化领域我觉得他应该是最权威的吧 。 他从2014年就开始搞氧化镓 , 2016年国内最早做出来2寸氧化镓 , 2018年国内最早做出4寸氧化镓 , 也是国内唯一做出来4寸的 , 到目前为止还是国内的记录保持者 , 在各种文献中看提到我国做出4英寸氧化镓材料的 , 那其实就是他 , 只是不提他名字而已 。 2017年他牵头撰写了国内氧化镓唯一的行业标准 , 所以他在行业内还是很权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