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成本仅为碳化硅10%,四代半导体材料距离商业落地还有多远?|36氪专访( 四 )


36氪:化合物半导体研发有什么研究难点?
许照原:材料研发本身就很难 。 化合物半导体涉及到物理、化学、材料学 , 器件端仿真等各个领域 , 且只能通过实验研究 , 需要大量经验和积累 。 而新材料没有现成设备 , 没有合适的研发环境 , 要重新研发装备 , 建设研发环境 , 从零干起 , 难度非常大 , 相当于为了做一份仅知道物理特性的食物 , 要新建厨房 , 把水电气做好 , 保证能用还安全 , 再琢磨用什么方法才能把菜做出来 , 再根据这个方法自行开发配套的厨具 , 实际上到最后的长晶工艺开发环节已经是最简单的了 。 这里面还涉及各种材料的选择、搭配 , 需要对不同材料在各种温度下的变化了如指掌 , 才可以更好地生长 。
全球科技巨头在国内建了很多的芯片厂 , 但从不建材料厂 , 因为材料端的内容非常核心 , 且很难通过专利保护 , 它类似某种炒菜手法 , 国外厂商不会把配方、火候等要素放到别国 。 目前 , 全世界在材料端做得最好的公司在日本 。
有些材料研发起步相对容易 , 像宽禁带材料中的金刚石 , 可以通过模仿它在大自然中的形成条件 , 去摸索生成方法 , 但氧化镓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 也就无从模仿 , 只能像炼金术一样摸索 。
不过 , 它的产业化就相对简单 。 因为作为宽禁带材料 , 氧化镓的芯片制造过程抗干扰能力很强 , 可以用GaN的现成芯片产线就可以制造氧化镓器件 。 实际上 , 国际上几乎所有的研发单位都是有GaN基础 , 从GaN转过来的 , 不用新建实验环境 , 直接就在之前的设备上就能做氧化镓开发 。 看报道 , 最近英国一个高校买了一台氧化镓外延设备 , 并预计未来几个月就可以推出第一批氧化镓器件 , 就是因为有现成的设备可以用 。
36氪:品质提升有哪些问题要解决?
许照原:一方面是材料端要提纯 , 再一个就是生产条件的处理和控制 , 包括腔室的处理 , 在生产过程中载气的控制等 。 高温环境下 , 温度梯度很难控制 。 且腔体中通常有多种材料 , 不同材料在高温下也会释放一些物质 。 如为保持温度 , 腔体中还需要一些保温材料 , 这些材料在高温下也会发生变化 , 难以控制在一个较好状态 , 因此材料熔化容易 , 制造单晶晶体就难;在腔体中形成底下热、上面稍冷、中间不冷不热的临界状态是真的很难 。
36氪:如何评价氧化镓材料的质量?
许照原:氧化镓材料有几个特定的评估标准 。 一是通过X光检测XRD测晶体质量 , 数据越小品质越高;其次看是不是完整单晶;三是缺陷密度 , 有条件可以测下腐蚀坑;我们前期对自己的材料和国外的材料做了大量的分析测试 , 再结合长晶工艺 , 每一个技术条件的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 我们有了很细致的研究 , 因此我们进化半导体才能进展如此迅速 , 可以说在材料性质、缺陷抑制、工艺优化等方面的认知上 , 我们是国内领先的 。
36氪:氧化镓器件类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有何难点?
许照原:器件端现在其实最稀缺的资源是产线 , 现在国内还没有任何一条供器件公司使用的氧化镓器件工艺线 。 我们公司是做材料的 , 设备能自己研发 , 成本很低 , 就几十万 , 但器件端的生产设备 , 很成熟的一些设备全套下来可能要五千万甚至要上亿 。
36氪:氧化镓器件公司可以利用现有硅产线进行生产吗?
许照原:它可以利用现有的功率半导体产线 , 比如说硅基IGBT、做LED的氮化镓、做碳化硅的产线都可以改 , 氧化镓是特别稳定的一种材料 , 它很少会受到其他材料的干扰 。 它只在生长中容易受到干扰 , 在应用中反而还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