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团购,食品品牌值得抓住的DTC转型机会?( 四 )


如果把疫情下的团购 , 理解为渠道模式 , 答案是消极的:论覆盖的人群广度、配送速度、商品丰富程度 , 品牌都很难和电商平台、大型商超抗衡 。 这段时间的火热更多是特殊的环境因素造成的 , 但是如果把团购视为DTC模式的一种补充 , 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
国外的DTC模式 , 追求“个性化定制产品” , 这个定制具体到了产品的包装、配方、口味 , 对供应链的要求很高 , 成本压力也很大 。
这次疫情团购让我们看到 , “个性化”不用具体到每一个部分 , 提供给消费者他们需要的产品、或者解决方案 , 消费者也可以很买账 。
疫情下的团购,食品品牌值得抓住的DTC转型机会?
文章图片
组合团购受到欢迎
图片来源:椰子知道
比如消费者想要的是喝拿铁 , 疫情下燕麦奶、椰汁和咖啡的组合团购就很受欢迎 , 这也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做出的灵活调整和合理外延 。
而DTC模式的另一个核心价值 , 在于能获得精准的客户 , 并且品牌能和消费者在每个触点紧密互动、数据收集和回流也很少遇到障碍 。
而国内市场现有的经销体系 , 往往涉及多级经销商 。 “客户信息”是经销商和品牌谈判的筹码 , 品牌往往难以获取真实、有效、即时的消费数据 。
但是疫情下的团购 , 给品牌们提供了一个“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新可能——为什么不可以让品牌的员工、品牌的忠实消费者在疫情结束后继续当“团长”呢?
无需把团购模式作为渠道的一种 , 仅在新品测试、调研阶段利用好疫情期间积累的资源和经验 , 也可以让品牌受益 。
需要指出的是 , 海外消费品市场比较成熟 , 各个赛道的大品牌多如牛毛 , 新品牌有抢占细分赛道的刚性需要(细分的程度会达到非常之细) , 所以DTC模式尽管天花板有限 , 也可以完整保留 , 但是国内市场并不适合尝试完整的DTC模式 , 即绕开所有平台 , 自己建立触达消费者的渠道 。
一是成本投入会非常高 , 不太现实 。 二是通过这次疫情大家也可以发现 , 几大电商平台已经有了一定的背书效应 。 比如保供物资中出现的龙金花食用油被怀疑是“三无”品牌 , 怀疑理由之一就是“电商平台搜不到” 。
DTC模式更适合我们参考的是一种思路 。 一种在每个环节 , 都努力做到和消费者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意识 。 疫情下的团购模式就是一次很好的预演 。 对于中国食品品牌来说 , 没必要把自己建设成一个“DTC品牌” , 但是可以把DTC的思路 , 融入到各个环节中 。
04结语
如果说社区团购是一直被按“加速键” , 导致局面失控 , 那么这次疫情给城市按下的暂停键 , 刚好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时机 。
疫情终会过去 , 能否把这段时间经历的挣扎沉淀成经验 , 是值得品牌们思考的新问题 。
你对疫情下的团购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
参考来源:
疫情下的团购,食品品牌值得抓住的DTC转型机会?】[1]如何利用人群聚类研究“抓稳”目标消费者 , 2021年4月30日 , 尼尔森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