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楹天街:“千人千面”的“八百米连廊”

?撰文 | 李可馨题图 | IC Photo
如果考察一座商场如何点亮一个商圈、一座城市 , 北京长楹天街一定是不可落下的标志之一 。
一座27万方的超级购物中心 , 让曾经被称为“城乡结合部”的常营地区 , 从商业荒漠变为商业绿洲 , 甚至在城市级消费地标上占据一席之地 。
常营地区曾被称为“三流的消费 , 二手的态度 , 一流店铺的死地”;而如今它东临通州新城商务区、西临国贸CBD核心区 , 在这里能欣赏乐高搭成的“紫禁城” , 也能品星巴克臻选店的虹吸咖啡......
长楹天街功不可没 。开业至今八年时间 , 长楹天街带活了整个常营地块的消费 , 成为名副其实的流量MALL , 长期霸占北京“购物中心热力榜”榜首 , 常营商圈也成为北京最知名也最具活力的商圈之一 。
△傍晚时分的长楹天街
01.“千人千面” 
距离上次到访长楹天街 , 间隔得有近三年时间 。两次考察的印象完全不同 。2019年疫情还没肆谑 , 长楹天街的顾客还熙熙攘攘 , 但品牌的档次总低那么一些 , 有种逛百货、大卖场之感 。 
如今再来到长楹天街 , 明显感觉商场氛围更时尚了 , 不仅焕新了很多一流品牌 , 也引入了部分奢侈品大牌 。与笔者多年再逛的反差感不同 , 一位附近的居民说是“这里几乎每年都在更新啊 , 是眼瞅着它一点一点变化的” 。
长楹天街分东区、西区 , 地上5层 , 地下3层 。东区刚刚焕新以及将要开业的大牌格外醒目:DIOR、香奈儿、GUCCI、娇兰、POLA、欧舒丹等高化品牌集聚于此 。新入场的lululemon、Claudie Pierlot、Tommy Hilfiger、Lacoste等调性服饰 , 也以组团方式扎堆 。
逛在其中最大的感受 , 彷佛一会儿身在三里屯 , 一会儿又到了朝阳大悦城 。曾登上京城汉堡榜第一的“蓝蛙” , 早在三里屯潮流人士聚集地驻扎了13年之久 , 如今长楹天街也有了蓝蛙身影 , 还上榜常营西餐环境榜第一名;人均260+的大渔铁板烧 , 最先走进的购物中心是三里屯太古里和朝阳大悦城 , 长楹天街紧随其后也吸引了大渔的入驻 。 
换句话说 , 这次再看长楹天街 , 它更潮了也更年轻了 。更重要的是 , 这里高中低档什么都有 。大牌之外 , ZARA、UR、热风、悦诗风吟、完美日记穿插其间 , 进不了高端消费圈层 , 还有大众化消费来弥补 。新成炸酱面、比格披萨、煲仔黄、快乐柠檬、阿甘锅盔、夸父炸串、蜜雪冰城等围成的地下美食城 , 即便疫情期间仍然热热闹闹 。
高端消费与大众消费同时出现在一座购物中心里 , 貌似很不符合定位的唯一性 。但在长楹天街 , 却成了有意为之 。 
长楹天街相关负责人曾对外谈及疫情前后消费差异 , “消费者两极分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 买中段的人变少了 。一边是看中保值属性 , 奢侈品、黄金珠宝类消费走高;一边是追求极简主义的人群 , 钟情于高性价比的选择 。不上不下的品牌反而受波动较为明显 。”
遵循如此逻辑 , 2020年长楹天街调整自身定位 , 开始大规模汰换、调整品牌 , 以期消费者在这里可以移步换景 , 即时切换自己的多面身份 。
更深层原因还在于 , 近年来常营地区消费圈层的变化 。五六年前甚至更早时间里 , 常营地区消费群体被称为“三流的顾客” , 即低收入的外地来京打工的白领 , 北京本地低收入家庭 。而高端品牌在这里举步维艰 , “北京发达商圈的一些连锁品牌到了常营往往苦力维持一年半载便纷纷撤店 , 不光大型商场的店铺纷纷垮台 , 小区底商的一些中小型商户也是以半年为周期走马灯似的一茬换一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