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益气中成药有哪些 补脾益气的中药有哪些


补脾益气中成药有哪些 补脾益气的中药有哪些

文章插图
芡实补脾止泻芡实别称鸡头米,鸡头,刺莲蓬头,其味甘,涩,性温,归脾,肾经 。有补脾止泻,固肾摄精,祛湿止带的作用 。常用于脾虚湿盛,久泻难愈,此外,也可用于带下,遗精滑精等症,芡实与莲子功效类似,而去湿效果明显一些 。
适合人群:脾虚湿盛,久泻难愈者;脾肾两虚所致带下清稀或湿热带下黄稠者;肾亏精关不固,腰酸腿软,遗精滑精者 。
不宜人群:多食不易消化;食滞不化者不宜多吃 。
【补脾益气中成药有哪些 补脾益气的中药有哪些】吃法:
芡实30克,茯苓10克,粳米100克 。
将芡实和茯苓捣烂;粳米清洗干净;锅里倒进适量水,加入芡实,茯苓煮软,再倒入粳米,煮至粥成 。每日早晚湿热食用 。
此粥有健脾祛湿,利湿涩肠的作用,煮至脾虚久泻或久痢症 。
白扁豆补气健脾白扁豆又名峨眉豆,扁豆子,茶豆,眉豆 。其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药效柔和,能补气健脾,且能化湿,适宜于脾胃虚寒,脾虚湿滞,食欲不佳,大便溏泻等,此外,白扁豆的化湿作用也常用于湿暑所致的脾胃不和,吐泻,胸闷腹胀等 。
白扁豆单用药理较弱,最好与人参,白术,山药等其它补气药共用,才能实现补气健脾最佳效果 。
适合人群:脾虚湿滞,食滞,便溏或泄泻者;暑湿伤中所致脾胃不和,暑湿吐泻,胸闷腹胀者;脾虚湿浊下注所致白带过多者 。
不宜人群:气虚生寒,外感湿邪者不宜;用量过大易使气壅滞,造成脘腹胀满 。
吃法:
炒白扁豆30克(或鲜白扁豆60克),粳米100克 。
炒白扁豆放进锅里,加适量水,煮30分钟,再放入淘洗干净的粳米,煮至粥成即可 。每日早,晚,湿热食用 。
此粥有健脾开胃,清暑止泻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寒,食滞久泻,夏天暑湿烦闷等 。
莲籽补脾止泻莲籽又名莲肉,莲米,莲实,藕实,其味甘,涩,性温,归脾,肾,心经 。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止带,养心安神的作用,其味甘可补脾,涩可止泻,既能滋补脾气,又能涩肠止泻,常用于脾虚久泻,食欲不佳,此外也可用于脾虚带下,遗精滑精,心烦失眠等症 。
适合人群:脾虚久泻,食欲不佳者;脾虚带下或脾肾两虚,带下清稀兼具腰酸腿软者;肾亏精关不固的男性遗精,滑精,遗尿者;心肾不交所致虚烦,心悸,失眠者 。
不宜人群:中满腹胀及大便燥结者不宜 。
吃法:
去芯莲籽,薏苡仁各30克,粳米100克 。
去芯莲籽,薏苡仁放进锅里,加适量水煮40分钟,再放入淘洗干净的粳米,熬成粥食用 。每日早晚湿热食用 。
此粥有健脾祛湿,清热消肿的作用,特别适合老年人,病后肠胃不足者久服 。
人参补脾益肺人参又名棒槌,山参,元参,其味甘,味苦,性微温,归肺,脾,心经 。为补气的“第一要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的作用较强,且长于养血助阳,复脉固脱,安神益智,用于补脾时可改进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脾气虚弱的情况,也常用于调理气血亏虚证 。
适合人群: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腹胀满,不思饮食,便溏泄泻,呕哕吐逆者;脾胃虚寒所致气短喘促,懒言声微,肺虚咳喘痰多则,心肾虚弱所致阳痿,心悸,失眠,健忘者 。
不宜人群:实证,热证禁服,如有脾胃湿热,肺火痰咳,流血,疼痛,感冒,便秘等症者;无虚者不宜长期服用;儿童不宜 。
补脾养血吃法:
人参5克,粳米100克 。
将人参切小块,放进石锅中,加适量水,用微火熬制约1小时;将清洗好的粳米放进人参汤中,一起熬制成粥,每日早,晚湿热服食 。
此粥可益元气,健脾胃,止泻泄,最适合年老体弱,脾胃虚寒者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