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小红书“除草”争议背后,斗法、误伤、平衡术( 三 )



此后,小红书的整顿力度再次加码。2021年12月16日,小红书正式启动新一轮“虚假种草”专项治理,治理范围也从早期的站内治理,进一步拓展到了“虚假种草”黑灰产业链的整个上下游。包括有需求的品牌方,代理需求的MCN机构和代理商,发布写手招募信息的通告平台,以及接需求发布笔记的普通用户都在这轮治理的打击范围内。

2021年12月末到2022年1月,小红书不仅先后封禁了露得清、妮维雅、多芬、半亩花田等在内的29个品牌,芳珂、可优比、阿道夫、润百颜等在内的21家品牌,还公开向包括微媒通告、成宝、南京贻贝等在内的4家通告平台和MCN机构发起了诉讼,直指其“从事‘代写代发’虚假种草笔记的业务,帮助商家及博主进行虚假推广”。

小红书为什么会选在2021年底到2022年初这个时间点突然大规模发力社区治理?

“滤镜景点”风波固然算是为其敲响警钟的一个存在,但据《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小红书曾在外部做过一个小范围调研,结果发现外界对小红书做治理这件事的感知并不明显。“这一方面说明小红书过去可能在这上面做得并没有那么好,另一方面,也证明小红书在这件事上对外发声太少了。”一位知情人士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而更重要的是,小红书的体量还在继续扩大,最新数据显示,小红书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2亿。这也意味着,小红书的社区环境只会越来越复杂。

“要想维持社区生态的健康发展,小红书不得不在原有治理的经验基础上,拿出更坚决的治理措施来,所以最近这一轮虚假种草治理,要比之前的力度都大。”上述人士解释说。

而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小红书俨然已经属于整个虚假种草链路的末端,只在平台上打击虚假笔记实际是“治标不治本”,“所以去年12月之前,小红书治理的主要是站内的虚假笔记,但12月份之后,把手稍微伸长了一点,去做了些站外治理的尝试,希望能借此打击到整个产业链。”

博主叫屈
过去几年间,为了维护住“有用和信任搭建起的用户心智”这个安身立命之本,小红书一直在很努力地“除草”,但在这些被除掉的“草”中,却始终难免此起彼伏的“误伤”反馈和质疑声。

事实上,早在2018年,小红书刚刚上线薯管家,并推出9条有关虚假数据、推广笔记等的社区笔记规则时,就有不少博主提出质疑,“判定推广笔记的客观标准是什么?”“真心推荐且没有利益相关的笔记,是否会被判定为推广?”“明星不标记推广笔记,为什么不处罚?”

而在2019年,随着小红书开启多轮虚假种草打击,笔记的判定标准也更加被频繁问及。

不少用户发现,尽管小红书当时表示,公司内部已经有几十人的反作弊团队,500人的审核团队,以及100多套数据模型打击代写、刷量等作弊行为,自己发布的常规笔记却常常会被提示内容违规,需要二次编辑并通过审核后才能重新发布。这让不少人质疑小红书在社区治理上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彼时,对于这一点,小红书创始人瞿芳曾在线上直播中坦言,小红书判定“内容真实性”的标准还不够成熟,如何定义黑产、如何定义违规广告等也尚未完善,确实没有办法做出明确的判定,“一系列的规则还在制定当中,这个过程中会牵扯到产品技术和人工审核运营”。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小红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能找到明确区别推广笔记和种草笔记之间的界线,这种“误伤”声音在之后的几年间,不仅没有就此消失,反而一直在随着小红书的治理进程一起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