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管|电商欺诈愈演愈烈,Forter如何助力跨境电商“从容应对”?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及新冠疫情的刺激下,在线零售与跨境电商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电商渠道零售额为42800亿美元,预计2020-2024年复合年增速有望达到10%。反观国内,截至2020年12月8日,中国共有57.78万家跨境电商相关企业。
??然而,在线零售与跨境电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未知的欺诈风险,商户业务增长与用户体验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以账户接管欺诈(account?takeovers,ATOs)为例,Forter调查数据显示,从2020年上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欺诈者试图使用盗取的消费者登录凭据进行账户接管欺诈的比例增加了55%。而如何应对不断加剧的欺诈风险,已经成为摆在跨境电商面前的难题。
??电商欺诈手段繁多,反欺诈势在必行
??日常生活中,电商欺诈行为或场景并不鲜见,诸如:接到银行的短信,称信用卡在某时某地消费了一大笔钱,然而并没有消费的你茫然不知所措;从网上买东西,发现商家已经扣款,而购买的商品却不知所踪,或已经发往某位用户手中……
??类似的欺诈行为或场景还有很多,Forter中国区业务拓展负责人、跨境电商与电商反欺诈行业专家Allen?Zhu表示:“目前,常见的欺诈行为有卡片测试(Card?testing)、欺诈退款(Refund?fraud)、拒付(Chargebacks)、账号盗用(Account?takeover)、分期不付款(Buy?now,?pay?never)、政策滥用(Policy?abuse)等,电商欺诈手段花样繁多,超乎想象。”?
接管|电商欺诈愈演愈烈,Forter如何助力跨境电商“从容应对”?
文章插图

?Forter中国区业务拓展负责人、跨境电商与电商反欺诈行业专家Allen?Zhu
??欺诈行为贯穿购物流程的始终。购物前,欺诈者可以在暗网买到泄露的帐号信息,再登录商户网站,利用帐号内的积分或者已绑定的银行卡进行商品购买,再转卖获利。购物时,信用卡盗刷欺诈泛滥,欺诈者利用盗取的信用卡信息在不同的网站上购买商品,再转卖获利。购物后,有些用户利用政策漏洞,如“退货政策”,从商户身上“薅羊毛”。
??然而,许多跨境电商的反欺诈能力非常有限,在应对欺诈行为时,往往采用风控规则、人工审核等传统的反欺诈方式,无形中损害自身与合法用户的关系,致使其遭受比真正的欺诈更大的潜在损失:可能是欺诈损失的7.5倍。
??作为电商反欺诈领域的领导者,Forter打造的一体化反欺诈平台由其快速增长的全球商户网络提供支持,基于对欺诈行为的预测研究和建模,商户也能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专属化解决方案。不仅如此,Forter每年处理超过2,500亿美元的电商交易并保护全球超过10亿消费者免受信用卡欺诈、帐户盗用、身份盗窃等问题侵害。
??此外,Forter还推出了面向支付服务提供商(PSP)的反欺诈平台,宣布与FreedomPay、Nuvei以及Flutterwave达成协议,进一步提高核准率,持续为全球100多万商户提供一流的反欺诈服务。
??今年早些时候,Forter与Capital?One合作推出了信任授权(Trusted?Authorization)解决方案,这是首批让商户能够提高授权率和减少误伤的解决方案之一,通过与发卡银行分享Forter的欺诈决策来做出更精准的判断。
??面对账户接管欺诈,Forter新解法
??Allen?Zhu认为,账号盗用是把别人账号黑了,然后用别人的名义进行消费。这些帐户接管破坏了消费者来之不易的信任,会对企业声誉造成重大损害。毕马威调查发现,如果合法客户的个人信息被黑客入侵,近五分之一的受访者将不会在该零售商处购物——这意味着跨境电商的品牌和利润受到威胁。
??之所以产生账户接管欺诈,是因为商家或用户没办法建立身份信任、交易信任、政策信任,躲在网络背后的有可能是团伙,也有可能是黄牛,或者其他。事实上,Forter的解决方案能够从身份信任、交易信任、政策信任等维度,帮助电商建立信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