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围剿”辉瑞P药( 四 )


1月11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 ,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处长黄心宇表示 , 近期有一些新冠治疗新药在陆续申报上市 。
这实际上是把抗疫的“接力棒”交到了药品审批部门和相关药企的手里 。
如果国产新冠小分子药能够顺利上市 , 无疑是可以给患者更多的选择 , 药企也会有可观的回报 。
不过 , 要想真正抓住这个机会 , 国产新冠小分子药还是要拿出更多可靠的证据才行 。
Paxlovid在中国没有降价 , 很大程度上 , 也是因为该药是目前全球最有竞争力的药品 , 在防重症、减少住院、死亡方面 , 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
如果有一款或几款可以达到同样效果的药品参与市场竞争 , 无疑会打破Paxlovid的“垄断” , 倒逼其降价 。
在Paxlovid没有降价进医保的情况下 , 这种有效的药物 , 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 , 只要可以降到足够低的价格 , 就可以凭借医保支付的优势 , 快速抢占公立医院这个主市场 。
在中国 , 默沙东的莫诺拉韦、日本的Xocova , 甚至仍然在研的国产新药也确实在摩拳擦掌 。从形式上看 , Paxlovid正在受到某种程度的“围剿” 。
除了国产阿兹夫定 , 默沙东的莫诺拉韦也开始在中国多地进入采购流程 。
另据国家医保局消息 , 医保目录内治疗发热、咳嗽等新冠症状的药品有600多种 。国产的阿兹夫定刚刚经过医保谈判 , 预计也将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价 。此外还有正在申报上市的多款国产新冠小分子药 。
在临床上 , 这些产品对Paxlovid形成补充 , 在市场上形成竞争 。但是 , 他们能倒逼P药降价吗?
对于企业来说 , 产品是要全球销售的 , 要不要为了一个国家的市场大幅降价 , 冲击全球价格体系 , 是需要综合考量的问题 。市场是否足够大、产品的生命周期是否走到了末端、竞争对手是否足够有竞争力等 , 都是重要指标 。
更重要的是 , 新冠用药与一般药品还不完全一样 。
如果把抗疫比作战争 , 药品是重要的武器 。短兵相接 , 武器不够锋利 , 不止控制不住病人病情 , 还会给整个战局带来影响 。也就是说 , 如果药品不能有效防重症 , 医疗机构的挤兑问题就不能缓解 , 就可能出现更多不必要的损失 。
正因为此 , 这类药品的竞争也更加残酷 , 更需要能“硬碰硬”的实力 , 如果围剿者没用过硬的安全有效性 , 也很难起到降价的作用 。
可以看到 , 前不久刚在国内上市的默沙东的莫诺拉韦在地方的挂网价也有1500元/盒 , 虽然比Paxlovid低 , 但是仍然有一定的支付门槛 。
接下来 , 无论是已经上市的药品还是仍在审批中的药品 , 都必须在研发数据和此后的实战中 , 证明自己的实力 。
然而 , 根据国产药品已经公布的研发数据 , 有不少还经不起推敲 。因为入组患者数量、年龄组成 , 试验终点设计等问题 , 往往受到专业人士的质疑 。
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 , 过去几年 , 因为中国新冠病毒感染者数量较少、药品前景不明朗等原因 , 确实存在企业研发投入不充足、临床研究不扎实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