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旅纵横|字节、美团、滴滴十年往事( 四 )


跨界而来的张一鸣带着他的抖音 , 在电商、本地生活等诸多领域和美团撞了个正着 。 当初分道扬镳的二人最终还是走上殊途同归之路 。
2021年5月的一天凌晨 , 王兴在饭否敲下了这样一段话:“这些年阿里一直盯着京东 , 最后却是拼多多斜刺里杀出来 , 用户数一举超过淘宝 。 美团外卖最大的对手看起来是饿了么 , 但最可能颠覆外卖的却是我们还没关注到的公司和模式” 。
事实证明 , 王兴的担忧不无道理 , 短短半年后 , 字节就带着抖音悄悄杀进了“团购”的战场 , 当初的话一语成谶 。
但实际上 , 字节入局本地生活的野心 , 可能早有苗头 。 据坊间传言 , 2018年时 , 抖音曾成立过一个30人左右的本地生活团队 。 一年后 , 字节商业化部门又开始尝试通过“达人探店”的方式去拓展本地商家 , 但由于用户看视频时产生的冲动消费 , 往往不是刚需 , 所以达人探店的核销率一直不高 , 探店业务就被迫收缩了战线 。
2020年3月 , 抖音又升级企业号 , 推出了团购功能 。 当年的12月 , 字节跳动商业化部在调研美团本地生活业务构架基础上 , 成立专门拓展本地生活业务的 \" 本地直营业务中心 \" , 挂靠在一级部门“商业产品”之下 。
而到了21年 , 字节本地生活业务迎来了新的分水岭 。
这一年 , 抖音本地化业务与字节跳动商业化团队合作 , 分别负责产品、运营与地推销售 。 抖音更是直接将本地生活团队转移到了上海 , 有媒体猜测 , 这是为了便于同美团点评交锋和挖人 。 21年11月 , 原抖音本地生活业务负责人Seven被换下 , 改由“太子”韩尚佑接任;12月 , 抖音成立“生活服务”一级部门 , 与“商业产品”、“互娱社区”等部门并列 , 作为P0级项目 , 本地生活已成为抖音优先级最高的项目之一 。
2022年 , 字节在本地生活服务赛道再次提速 , 年初 , 字节完成对影托邦的收购 , 正式进军电影票务市场;8月 , 抖音又宣布联手饿了么;年末 , 顺丰、达达、闪送同一天宣布成为抖音的“团购配送”合作方 , 这是自21年抖音内测心动外卖后 , 再次试水外卖业务 。
不过相较于字节在外卖业务上的“犹抱琵琶半遮面” , 当年滴滴在外卖业务上的反击要来的直爽的多 。
2018年美团打车登陆上海不久 , 滴滴外卖就在无锡正式上线 , 高额补贴、额外返现、零元抽佣 , 抢用户、拉骑手 , 财大气粗的滴滴是一样没落 。 更有意思的是 , 前一年的12 月 , 程维在谈及美团做出行时的态度还是:“实际上是对主业的不自信” 。 短短四个月后 , 滴滴就不得不进入美团的后院 , 开辟外卖业务来牵制美团 。



但监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得也很及时 , 滴滴外卖上线仅两天 , 无锡市工商局就联合无锡市公安局 , 约谈了美团、饿了么、滴滴三家外卖服务平台 , 直指外卖平台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经营行为 。随后三家一致表态: 积极响应要求 , 迅速恢复无锡市外卖市场的良好秩序 。
一场大战戛然而止 , 但根据滴滴外卖在官方微博上晒出的海报:上线首日订单突破33.4万 , 市场份额跃升第一 , 这场外卖战争的首战滴滴显然是打胜了 。
此前抖音着重发力的“到家”业务 , 配送体系的缺乏无疑成为最大的掣肘 , 此次有了达达、闪送等第三方的支持 , 加之此前滴滴的表现 , 即便餐饮外卖领域 , 已逐渐稳定为美团和饿了么组成的双寡头格局 , 字节也并非完全没有破局之道 。
早年间王兴认为 , 只有既拥有强大线上流量 , 又愿意构建整个线下体系、干苦活累活的平台 , 才会对美团造成威胁 ,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 , 抖音无疑是眼下国内最符合这个定义的平台:既有能力 , 也很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