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的核心技术,还是吹牛?( 四 )


国产车的核心技术,还是吹牛?
文章图片
法拉利Purosangue的减震器
底层创新虽还不及国际老牌车企 , 但在降本增效这件事上 , 国产车企和供应商们从来没有认输过 , 在空气悬架这一技术上更是如此 。 本质上 , 国产车企热衷于在电动车上搭载空气悬架 , 主要是其带来的额外收益颇为丰厚 。 具体来说有这几个方面:
空气悬架可对车身高度进行灵活调整 , 高速时可以减少离地间隙 , 降低风阻 , 提升续航;相比传统悬架 , 空气悬架的整体重量有所减轻 , 对续航亦有裨益;
电动车因搭载电池导致车重增加 , 比如一台B级电动车要比同级燃油车重600到1000公斤 , 传统悬架较难在舒适和操控间找到平衡 , 空气悬架则可轻松化解 。 在与高阶辅助驾驶、高精地图结合后 , 能提供更平顺的驾乘体验;
电动车的核心三电 , 尤其是电池包大多平铺在底盘上 , 空气悬架可通过调高车身来为车辆核心系统提供更好的保护 , 降低托底、剐蹭的风险 。
更重要的是 , 目前的国产空气悬架高度满足了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公司“软硬解耦”的发展路线 。
过去 , 空气悬架的软硬件由海外供应商包办 , 除了掏钱购买 , 中国整车厂很难破解“黑匣子”里的秘密 , 也很难要求对方提供高度定制化的产品 。 但现如今 , 国产空悬供应商主动将软件控制权交还给整车厂 , 还积极配合整车厂的个性化产品诉求 , 让空气悬架成为“软件定义汽车”的先锋部队 。
智能座舱:“家电化”已然成风
说到软件定义汽车 , 智能座舱必须接过话题 。
智能座舱的发展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 , 电子座舱 , 驾驶者可以在车内实现听歌、导航、打电话等基础型电子功能 , 但与座舱的互动接近于零;第二 , 智能助理 , 车辆本身可以完成一定的驾驶行为 , 驾驶者开始以人脸识别、眼球追踪、语音手势控制等多种方式与座舱互动;第三 , 移动空间 , 自动驾驶完成车辆控制 , 乘员沉浸式体验座舱场景 。
国产车的核心技术,还是吹牛?
文章图片
从2022年新推出的车型来看 , 智能座舱基本已经全面进入第二阶段 。 在这一阶段 , 座舱硬件有两大标志性趋势:第一 , 实体按键被大幅简化 , 直至消失;第二 , 屏幕尺寸和数量迅速上升 , 直至铺满 。
像常见主驾驶屏幕、中控屏幕、副驾驶屏幕 , 早已是国产车企的基本操作 。 而如今 , 吸顶屏、座椅后背显示屏逐渐成为高端电动车型的标配 。 再加上目前主流的高通骁龙8155座舱芯片 , 主打的就是支持“一芯多屏”方案 , 所以多屏交互的设计在2022年出现第一波“爆发期” 。 比如 , 理想L9、极氪009、飞凡R7等车型 , 都是基于8155芯片来实现多屏交互——俗称大彩电 。
国产车的核心技术,还是吹牛?
文章图片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网易CEO丁磊在极氪009上看世界杯
但光是几块屏幕 , 并不能很好的承载座舱内每一位乘客 , 在每一个场景下的交互 。 汽车公司在架构智能座舱时 , 会围绕三大原则:安全、人性化和愉悦为展开 , 而这恰好是语音交互与生俱来的三大特性 。 更适合当前技术条件的座舱交互方案 , 应该是——大屏幕+语音交互 。
在暗信号栏目中 , 虎嗅汽车曾发布了一篇名为《车上的人工智能 , 如何才能变得不那么智障?》的文章 。 文中 , 深入剖析了语音交互发展的前世今生 , 并针对如何解决语音助手的鸡肋困境、如何提升座舱交互体验等核心问题 , 给出观点和建议 。